每年双11都是一场军备竞赛,不少厂商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官方直降,再加上电商满减,不少机型已到白菜价。
手机厂商们之所以热衷于双11,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过降价的方式来疯狂出货,减轻年终库存压力,另一个是提升自己影响力。
造成的结果就是厂商间倾轧严重,双11直接变成竞技场,谁也不愿意落后,不少厂商为了赶超,甚至通过让线下店铺在线上进货等类似“刷单”、“自欺欺人”的方式来批量提升销量。
这种做法自然是不对的,可很多厂商还是乐此不疲,最终目的就是在战报中碾压友商,成为竞争胜者。
往年双11,国内手机厂商是极其喜欢发战报的,比如分时段订单量、销售额、品类排名等,一方面是给自家宣传造势,另一方面也想恶心下友商,你不高兴,那我就高兴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早在10月20日就已开启,除最开始的两天小米发布过战报外,其他厂商都没啥反应,后来小米也不发战报了。
注定的龙争虎斗,今年竟平淡收场,为此不少小伙伴表示惊讶。
个人认为之所以平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经济原因,这两年因疫情,全球经济都不景气,手机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据信通院数据,今年国内市场智能手机预计销量将比去年减少4千万台左右。
如此大的规模缩减,本应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才对,然而事实证明大家都佛系起来了。
以往新品发布会各种怼天、怼地、怼友商,今年已很久没看到了。
一团和气的情况下,那如同下战书、针对意味十足的双11战报自然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其次,大家没钱了,经济不景气,寒气逼人,包括互联网行业在内的很多企业选择了大规模裁员,再加上疫情,市场容量减小,工作并不好找,于是很多人失业了,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大家自然也就不敢肆意消费了, 物品还能用,那就继续用呗,毕竟生活与生存相比,自然是生存更为重要,如果生存都艰难,那生活何从谈起呢。
最后,大家不约而同的停发战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普遍销量不好,如果销量爆表,碾压友商,那相信肯定还是会有厂商会发布战报的,还是那句话,“同行是冤家”,看你不爽,那我自然就爽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双11花了多少钱呢,欢迎留言评论,咱们评论区见。
双十一共计消费三千多元[得瑟]通过三大平台对比发现东哥最良心,所以就在东哥这里买了三千[得瑟]因为手里四部手机红米k30s,红米k40,小米10s,小米11ultra有三部还没完全使用,所以今年没买手机[得瑟]下面说说我都买了些啥买了台惠普4872花了650,买了台红米平板花了960,买了块小米color2花了620,买了台米家净饮机花了820[得瑟]这就是我今年双十一买的产品,都不贵都是性价比高自己需要的[得瑟]
惨淡如世。
凉了
小米说赚了170亿[得瑟]
因为没战报[呲牙笑]
基本上没有优惠,就没有购买
就剩下西北风时,猪皮也能不敢飞。
会不会因为国产品牌“价格一步到位,没有降价空间”呢?[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