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0月末,一年一度的双11狂促又要来了。
可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双11热烈气氛不再,越来越多的人对双11开始无感起来。
以前双11只有11月11号这一天,近两年双11启动日期越来越早,不少平台甚至从10月20日就开始了,促销期长达20天。
促销期延长的背后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双11不再热衷,为何呢?
个人认为原因很多,首先,双11规则越来越复杂,双11刚出现的那两年,商家降价然后通过出货来弥补单款利润不足,大家在双11期间购买商品享受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优惠,所以大家热情很高,不少小伙伴甚至通过双11这场商家让利活动采购整年所需的、可以存放的类似纸巾之类的物品。
可近两年,虽说双11仍在继续,可活动优惠策略越来越复杂,你需要做各种任务来获得欲购买物品的优惠券,不仅涉及到庞大的计算量,有的甚至还需要你拉人助力来获得能量值,支出成本和参与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参与了。
其次,双11并非真正优惠,近两年有不少小伙伴活动开始前就把心愿商品放到了购物车,就等双11开启后以更优惠的价格拿下,结果发现不少商家悄悄对产品进行了调价,调高了售价,然后再通过优惠来吸引消费者,可最终成交价始终在原价附近,优惠不多,部分商品优惠后的促销价比平时售价还高,优惠了个寂寞。
既然无法获得实实在在的优惠,那很多小伙伴就不太愿意等待双11了,那参与活动的人数自然就少了。
再次,这两年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再加上新冠肺炎等负面影响,为了生存下去,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行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大家收入受到了影响,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不少小伙伴选择节衣缩食,缩减除基本生活开支之外的一切开支,对于手机等高售价电子产品则是能用就继续用,通过自动降低生活质量,减少消费来保证手中拥有足够的储蓄来度过寒冬。
消费规模及人群的衰减,不仅影响到了消费习惯,还直接对双11整体消费额产生了负面影响。
内外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现在的双11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弱,越来越多的人不太愿意参与一年一度的双11狂促了。
最后,双11说是一场购物狂欢,其实更像是电商平台推出的以“狂促”为掩饰的消费者圈层划分,通过各种复杂计算、拉人助力等方式来给用户贴标签的行动。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今年双11你会参与吗?准备购买什么产品呢?欢迎留言评论,咱们评论区见。
对,我这跟前有个超市,每个月26号会员日88拆,晚上标价往上搞,第二天价格有的比平常贵,你说妥逸不
我也觉得没意思了,看半天也不知道那些券返点折扣预售啥的到底咋回事,干脆不买了,事实上本来也不缺啥
香个屁。先提价,再打折,很多东西比平时还贵。
奸商!我关注一件商品很久,现在价格涨了!
大单还是要双十一买,小东西的话也省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