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花钱养20多个儿子,却不让1个姓“朱”,270年后发现真高明

缘史记说 2025-02-17 11:58:49
前言

朱元璋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可多亏了身边人的帮扶。这时候就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人格魅力,居然能让这么多伙伴心甘情愿为他出生入死。

咱们都知道淮西集团吧,除了这个,还得说说朱元璋的养子们。毕竟,父子关系和君臣关系比起来,那可是要牢固得多。不过朱元璋登基之后做了件事,就是不让他的养子们姓“朱”了,这到底是为啥?

一、养子现象

收养义子这种事儿其实一直都没断过,特别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因为打仗打得乱糟糟的,不管是皇帝,还是那些在一方称霸的军阀,都可喜欢收养义子了。从这儿就能看出来,这时候收养义子,更多的是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看孤儿可怜才收养的,不过得说,这部分人真的是少之又少。五代,大多都是重武轻文的,是个靠武力称霸的朝代。这里边最值得一提的,就得是李克用和他的“十三太保”了。

他手下的那些义子,个个都特别能打仗,都能独自撑起一片天。想得到天下的话,光靠自己的本事可远远不行,就算你一个人能打得过一百个人,单靠自己也没法得到天下。

从古到今,只要是登基当了皇帝的,身边哪能没有功臣集团?

想当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这背后可少不了朝中世族的支持。在这里,可以把功臣集团分成两类。第一类就像秦始皇那样的贵族,他们是靠着世家大族、宗室的力量才得了天下的。当然,这样的例子可不少,除了前面说的秦始皇,曹操和李世民那也是相当有名的。

他们自身出身都很好,那要是出身低的?那就只能像刘邦、刘备、朱元璋那样重用身边人,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没家世的普通人。这就明显能看出和世家的差别了,世家站队是为了家族的荣耀。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会更加忠心,毕竟这可是关系到自己整个家族的事儿。可那些白丁就不一样了,他们孤孤单单一个人,想让他们忠心,就得付出更多。不管是刘邦、刘备,还是朱元璋,这几个人拉拢人的手段那可都相当高明。

总结起来就三点,君臣之谊、兄弟之义、父子之情。不用讲都能明白这三点里哪个关系更亲,哪怕不是亲生父子,他们的关系也远超君臣和兄弟。君臣关系太不稳定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儿可多了。

可要说养子的数量,朱元璋那绝对是独一份儿的。想当年刘备就只有刘封这么一个养子,李克用有“十三太保”,但朱元璋可有二十个义子。

这二十个义子,都是小时候就父母没了,成了流浪的孤儿。被收养的时候,他们年纪都不大,还是马皇后亲自把他们拉扯大的。从这儿其实也能瞧出来,朱元璋可没把这些义子当成工具看待。

咱们都知道李文忠、沐英、何文辉这些人吧。他们待在马皇后身边的时候,不但有饭吃,有衣穿,而且还有人教他们读书写字。这么说吧,他们可都是和朱元璋的亲儿子们一块儿长大的。

二、改姓

往后的日子里,他们慢慢长大了。因为感激马皇后和朱元璋,他们心甘情愿上战场,去给朱元璋入主中原打先锋。这路可不好走,他们好多兄弟都永远留在了这条路上。

朱文刚、朱文逊、金刚奴、马儿、真童这些人都战死了。想当年,朱元璋收养了二十个义子,结果,这里面有一半都永远地倒在了战场上。

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朱元璋千辛万苦之后,到底建立起了大明王朝。当然了,对那些一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义子,他都进行了嘉奖,在这些人里,曹国公李文忠和沐英这两人最为后世所熟知。

不过,朱元璋慢慢上了年纪后,有一天突然把他们都召集到一块儿,让他们把姓改回原来的姓,别再姓朱了。沐英这人既聪明又能征善战,一直以来都特别受朱元璋的看重。义父这么一说,沐英害怕极了,直说自己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儿子。

养了几十年的孩子,咋可能不心软?可一想到朱标的皇位,朱元璋只能咬着牙拒绝。不过到最后,朱元璋还是心软了。他没让沐英改姓朱,只是赐名给他叫沐英。

朱元璋这么做也很好理解,这些义子可都为他的江山立下了大功。而且相处那么多年,有很深厚的感情。朱元璋这人虽然多疑,可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情,也让他对这些孩子有特殊的感情。但他既是帝王又是父亲,肯定得为自己儿子的将来打算。

所以,让他们改姓是最棒的解决法子,这么一来,就只有朱标是正统继承人,哪怕他们战功超级显赫,也没法影响朱标的地位。从今天起,他们就不再是父子关系,而是君臣关系了,这样划分界限也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嘿,你瞧,这么看的话就能发现朱元璋内心还是有柔软之处的。至少他可不像当年刘备那样,直接就把义子刘封给杀掉了。要知道感情这东西是相互的嘛,朱元璋对义子手下留情了,那他得到的回报,就是义子对他忠心耿耿。

三、固守两百年

在这些孩子里,沐英可太值得说道说道了。沐英打小就讨马皇后的欢心,等长大了,他的能力又被朱元璋瞧上了,而且他跟太子朱标是一块儿长大的。

你看,放到现在来说,沐英就跟朱标的伴读似的。沐英刚到云南没多久,京城那边就传来消息了,马皇后去世了。马皇后可是从小把沐英养大的养母,你能想象沐英得有多难受吧。沐英这边还没从这悲痛里缓过劲儿来,又被一个消息给惊到了。

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沐英那叫一个伤心,心都要碎了,“哇”的一口鲜血就吐了出来。打这以后,他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到最后咳血死掉了。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就连已经变得有些暴虐的朱元璋都忍不住伤心起来,下命令追封他为黔宁王。

还直接下令让沐氏这一脉世世代代都在云南驻守。打那以后,沐家每一代的任务就是守着云南,这一守,就在云南待了两百多年。

一直到李自成进了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整个大明眼看就要完了。可那沐王府世世代代都守着云南,他们对大明那是打心底里忠诚。沐王府的最后一任家主沐天波就跟着永历帝一块儿跑路了。

可谁能想到,缅甸的国王居然背叛了永历帝。沐天波,最后也是因为人少打不过人家,就这么被杀掉了。永历帝在昆明被绞死了,打这起,南明就没了,大明再也没有正统的继承人了。不过沐王府倒是兑现了当年的承诺,一直到死都守护着大明王朝。

结语

不管朱元璋当年是为啥放过那几个义子的,得说,就因为他当时手下留情了,沐王府才能保住大明边疆两百多年。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