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号晚上10点44分,一辆崭新的小米SU7在德上高速上疾驰,车上坐着三个年轻姑娘,打算从武汉去安徽参加事业编考试。
大晚上的,高速上车不多,开车的罗某打开了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车速稳定在116公里每小时。
一开始,车沿着车道稳稳当当行驶,她们一边聊天,一边听音乐,轻轻松松享受旅程,可谁能想到,危险正悄悄逼近……
出事那段路正在施工,原本的车道被路障挡住了,车辆得临时改到逆向车道行驶,小米SU7的智能系统很快就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马上发出警报,同时,车也自动开始减速。
按道理,这时候开车的人得赶紧握住方向盘,调整方向避开危险,但现实太残酷,从系统发出警告到撞车,就2秒钟。
开车的人最后时刻确实想接管车辆,向左打了22度方向盘,也踩了刹车,可当时车速还有97公里每小时。
1秒钟后,“砰”的一声,车重重撞上了隔离带的水泥桩,撞击瞬间,车身严重变形,电池也受损,很快就起火了,因为撞击导致电路故障,车门电子锁打不开,三个姑娘被困在车里,没能逃出火海。
事故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很快在网上传开,车被烧得只剩骨架,车头也扭曲变形,看着就让人揪心。
开车的罗某妈妈接受采访时,情绪特别激动,她翻来覆去地说,女儿有三年驾龄,还经常一个人跑高速,对女儿的驾驶技术非常有信心,她怀疑,是车门打不开才导致女儿没能逃出来,她还透露,女儿是小米的忠实粉丝,刚提车没多久,前几天还点赞过雷军的微博。
这些细节被大家知道后,网友们特别同情罗某,一个信任小米品牌的年轻女孩,最后因为小米的产品丢了性命,大家实在接受不了。
与此同时,罗某的男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两人事发当晚的最后聊天记录。男友叮嘱她注意安全,罗某回复说“还有100分钟就到”。谁都没想到,这竟成了两人最后的对话。
这条动态被疯狂转发,评论区里网友们都特别伤心,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小米回应时特别谨慎,雷军发文悼念遇难者,还承诺会全力配合调查。
不过,在小米的回应中特意提到两点:一是开车的不是车主本人;二是行车数据显示,事发前8分钟,系统就提示过“请手握方向盘”,16分钟前还发出过分心报警。
意思很明显,虽然技术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开车的人也有责任。
在这场争论中,各方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家属失去了亲人,肯定想要个说法,网友有的同情家属,有的坚持理性分析;小米既要维护品牌形象,又不能表现得冷漠无情。
这场车祸引发的舆论热潮,可比一般交通事故猛烈多了。小米刚进入造车行业,首款车型就出了这样的事,事情着实是有些大了。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平均每天有166人因为交通事故死亡,涉及各种汽车品牌。那为什么小米这次的事故能在网上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呢?
原因和几个关键词有关。这是小米的第一款车,出事的又是三个年轻女性,而且智能驾驶系统也参与其中。
这些元素凑在一起,正好戳中了大家的敏感点。科技新品牌、女性安全、智能驾驶的风险,这些都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此外,家属表达诉求的方式,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事故责任还没弄清楚,家属就通过媒体向车企施压,这让一些网友觉得这是在“按闹分配”。
有人翻出车主母亲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觉得她太着急把责任都推给车企了,有点明摆着想要钱的意思了。
总之,在事情还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我们还是不要妄加猜测,还是等官方正式的结果吧!
首先,这个车,驾驶员不是车主,出了事之后就涉及一个赔偿的问题。三条人命,车主要是无法证明事故是车企全责,那么车主可能会面临巨额民事赔偿。这是大前提,是车主所有片面之词的根源。 然后我们来看,车主的说法:智驾故障,汽车失控,车机死机踩不了刹车,车门打不开之类的,纯粹是他的片面之词。交警都还没定性,车上三个证人当场人都没了,他一个千里之外的车主能这么清楚的还原事发场景认定责任? 抛开车主的片面之词,我们能知道的客观事实是什么? 1.驾驶员不是车主。 2.驾驶员还是在校女大学生,她的驾驶经验能否驾驭小米这种马力这么大的车存疑(这点车主试图这车长期她在开树造驾驶员经验丰富的形象,首先驾驶员在校学生哪怕不住宿舍天天开车,撑死了也就两三年驾龄。其次这车一共才上市多久她能有多少经验?) 3.深夜出事。 4.武汉的车,安徽出事,几百公里呢。是否属于疲劳驾驶。 (这里车主给了一个为了考编的上进形 也就是粘上了新能源,加上车主带节奏,加上车商控评引起了大伙的逆反情绪,这事还能有这么大的话题度。也就是一场平平无奇的车祸罢了。
高速上在施工的路段前方一公里就有限速警示牌,80 60 40的都有,不是说了开了这么多年车了吗?为什么能开到一百多时速的?难道连水码都没看到?
夜间高速上开车,自己不当心怪谁?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车门从里面能打开,外面打不开,别扯什么打不开门。车子有保险,理赔找保险,智驾有风险,和抽烟有害健康一样的道理,自己没处置好,找厂商的问题,不是谁死谁有理,硬讹上人家了[抠鼻]
电车就是交的智商税
但凡有一条是进入手动制动环节的,我都不说啥了……一个连手动制动按钮都没有的车……好吓人奥……4次智能制动,关都关不了……吓人
车辆碰撞车门车窗自动打开并非黑科技,电池起火触发电池弹离车辆也并非黑科技。
### 动能计算: 1. **单位转换**: 时速90公里/小时转换为米/秒: \[ v = \frac{90 \times 1000}{3600} = 25 \, \text{米/秒} \] 2. **动能公式**: \[ KE = \frac{1}{2} m v^2 = 0.5 \times 50 \, \text{kg} \times (25 \, \text{m/s})^2 = 15,625 \, \text{焦耳} \, (\text{即 } 15.625 \, \text{千焦}) \] --- ### 对人体的影响分析: 1. **能量对比**: - **致命阈值**:人体全身承受超过 **1,000 焦耳**(1 千焦)的冲击可能导致死亡。 - **类比数据**: - 步枪子弹动能:约 **3,000–4,000 焦耳**(致命)。 - 汽车以 50 公里/小时撞击行人:动能约 **80,000 焦耳**(车辆质量 1.2 吨)。
人是烧死的 不是撞死的 车门打不开 车企是无辜的 欢迎大家都买新能源支持国货 以命的名义 义无反顾吧
电车出车祸大部分情况都会自燃,而且很多都会引起断电锁死车门的惨剧,电车技术门槛低,导致一些没汽车生产经验和底蕴的企业都跟风,不像燃油车一台发动机都需要耗费多年花费巨资研发……..
智能系统既然已经检测到前方路障,那就应该减速停车!这就充分说明这智驾系统的程序有问题,或者是智驾出现了故障!出现事故之后,车门又打不开!这些问题充分说明,这个车的程序和设置还不成熟!车企的责任是必须的!
没有交警事故鉴定结果,相关人员及一些网民就一味往车企身上靠,感觉对事故客观责任并不在乎,而是煽动舆情以挷架车企,或许还有反新能源车的水军暗里起哄!
逝者为大,表示痛心节哀顺变。客观上说,此次事故驾驶员应付全部责任。首先汽车在正常行驾过程中并没有任何问题,其次辅助驾驶系统从法律上并不能完全替代驾驶员承担驾驶责任。事故的原因是汽车撞上障碍物造成起火而倒至人员死亡,而不是因汽车失灵而倒至人员死亡,因此事故的责任不应当由车企负责。说直接点是驾驶员自身操作失误造成的结果。
不黑小米!同情三位小姑娘! 个人认为,长途,天黑,道路施工是次要原因,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是主要原因! 网上说车门打不开,96公里时速撞上水泥柱,人肯定晕了。 车起火,电池受撞短路!
开电车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走,因为电瓶一但受到撞击百分之八十会自燃,油车就不一样了。
我就想知道既然知道分心了为什么车子不减速,不靠边停车,车门为啥打不开?
车是不是烧了?门是不是没有打开?是不是车失控撞马路牙子上了?……还在解释啥?……3中有一个,就干倒了……
雷军没事多拜拜,这回就先认栽吧。加油!
跳得越高摔得更惨。不成熟的产品。
小米车还是牛,这样撞AB柱都不变形?
以现在车辆安全性,九十多的速度撞一下八成不至于丧命,很多案例车撞的稀巴烂,人只有轻伤。这妹子会挂,归根结底的原因难道不是车辆自燃,外加可能的车门打不开错失逃生时间么?小米无论我如何也免不了责任,满世界甩锅有什么意义?
开车出车祸再正常不过了,和车有什么关系,自己驾驶技术不行
就不能买电车,看看都是什么企业在造电车,
女儿是小米的忠实粉丝,好了,这回彻底忠实了
电控车辆电池断电前车门需全部自动打开
炸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