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18年,收割4万人,700亿灰飞烟灭,受害者没有一个是穷人!

粤城时刻 2025-04-11 10:05:16

说到海银财富这事儿,真的是让人瞠目结舌。一个金融骗局,硬生生搞了18年,坑了4万多人,700亿资金没了影儿,最离谱的是,掉坑里的全是高净值人群,没一个是穷人。

海银财富是怎么起来的?

2006年海银财富在上海陆家嘴成立,创始人叫韩宏伟。这哥们儿1965年出生,河南永城人,早年当过兵,退伍后干过煤炭运输、修车,赚了点钱。

2004年,他跑到上海混,搞了个上海市河南商会,自己当会长,靠这个搭上了不少商界的关系。后来他瞅准了金融这块肥肉,2006年就整出了海银财富。

公司定位是第三方财富管理,主打给有钱人理财,起步就在陆家嘴那种金融圈核心地段,办公室装得高端大气,员工个个西装革履,看着就很“靠谱”。

一开始,海银财富就奔着高净值客户去的。啥叫高净值?简单说就是兜里有大钱的人,最低投资门槛都得百万起。公司卖各种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喊得老高,7%到10%随便吹,客户群体基本是企业老板、退休高管这类,手里有闲钱又想再多赚点的主儿。

为了显得牛气,海银还搞了不少排场大的活动。比如2016年,他们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办了个十周年晚宴,请了一堆财经专家、大V站台,场面那叫一个奢华,上百个有钱人跑去捧场。这种活动18年里他们搞了上百场,说白了就是为了忽悠人掏钱。

靠着这套路,海银财富扩张得飞快。到顶峰时,全国91个城市有他们的业务,开了180多个财富中心,连新加坡、香港、英国、美国都有办事处。

2021年,他们还跑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包装成国际化公司,风头一时无两。可谁能想到,这么个“全球玩家”,骨子里是个空壳骗局呢?

骗局是怎么玩的?

海银财富的套路,从2006年一成立就埋下了,18年来没停过。核心手法其实不复杂,就是搞了22家空壳公司,靠这些壳子炮制出一堆假理财产品。

这些空壳公司听着名字挺唬人,注册资本动不动上亿,但实际掏出来的钱少得可怜,有的就几块钱。更扯的是,好多公司地址都一样,收款账户也重叠,造假造得这么糙,居然没人管。

他们卖的理财产品,主打高收益,年化7%到10%,比市场正常水平高出一大截。销售员在财富中心给客户洗脑,拿PPT和宣传册吹得天花乱坠,说钱都投到房地产这种“稳赚不赔”的项目,还点名跟恒大、融创这些大开发商合作。

有钱人一听,眼都绿了,觉得这回报率香啊,赶紧掏钱签合同。结果呢?合同条款没人细看,底层资产也没人核实,全凭一张嘴忽悠。

真相是,这些钱压根没投出去。海银玩的是经典庞氏骗局:拿新客户的钱付老客户的利息,资金链全靠不停拉新人撑着。

为了显得正规,他们还拉上地方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当幌子,打着“国有背景”的旗号,说能保7%到10%的收益。客户一听“国有”,觉得安全感爆棚,钱就哗哗往里砸。

这套路能撑18年,靠的是两点。第一,不断有新钱进来,窟窿暂时填得上;第二,造假虽然糙,但披了个高大上的皮,客户压根不怀疑。结果就是,700亿资金堆了个空中楼阁,等着哪天风一吹就塌。

700亿是怎么崩的?

海银财富的崩盘,导火索是2021年的房地产市场。恒大先炸了,债务危机搞得资金链断裂,融创也跟着摇摇欲坠。海银宣传里吹的那些房地产项目,很多都跟这些公司挂钩,结果大开发商一倒,海银的窟窿就藏不住了。

到了2023年12月,公司突然宣布所有理财产品停兑,700亿资金直接没了,4万多客户傻眼了。这4万人,最少投了百万,有的甚至把全部身家砸进去。

爆雷后才发现,那些7%以上的收益全是假的,底层资产压根不存在。那22家空壳公司,就是个空架子,啥也没干,投资者的钱早被挪去填窟窿或者干别的了。700亿啊,说没就没,多少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受害者都是啥人?

海银财富坑的这4万人,真没一个是穷人。客户群里,企业老板、退休高管、私营业主占了大头,都是手里有闲钱,想靠理财多赚点的人。

他们本来觉得,把钱交给这种“专业公司”肯定稳,结果撞上这么个大坑。有人投了几百万当零花钱玩,有人把几千万身家全押上,结果全打了水漂。

爆雷后,这些人跑去海银的办公室闹,拉横幅喊“还我血汗钱”,可公司大门紧锁,电话没人接,人都跑光了。想打官司吧,22家空壳公司跟空气似的,找不到人担责;想报警吧,证据不好找,警方也没法马上立案。

钱没了,人跑了,法律路子还不好走,这帮有钱人算是彻底懵了。

韩宏伟还想再捞一把

面对这堆烂摊子,韩宏伟没坐以待毙,还整了个“化债方案”出来,想再坑一波。比如你投了2000万拿不回来,他给你弄套标价4000万的房子抵债,但得再掏2000万“补差价”。

这房子多半在偏远地方,估价水分大得离谱,还不让你找人评估。或者给你一堆高价白酒抵债,条件还是得加钱。这不就是明摆着二次收割吗?

投资者也不是傻子,看穿这套路后没人买账。结果大家伙儿急了,开始组团维权,在网上发帖曝光,去媒体喊冤,想逼监管部门查。可这时候,韩宏伟早就把自己摘干净了,空壳公司法人也找不着,追钱基本没戏。

这事儿能搞18年,监管得背大锅。金融监管对这种财富管理公司的约束太松,空壳公司随便注册,运营没人查,海银就这么钻空子钻了18年。地方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这种平台,本来该是正规渠道,结果也被拿来当幌子用,监管压根没跟上。

再一个,投资者自己也有问题。金融知识不够,净盯着高收益看,风险啥的不管。合同不读,资产不查,全凭信任砸钱,结果被坑了才后悔。监管和投资者两头都掉链子,才让海银这么个破骗局撑了这么久。

4 阅读:1019

粤城时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