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启蒙与激励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少年宫的一间朴素的教室内,放置着一台体积庞大的计算机,这台设备对于当时的标准来说,简直就像是一座小型建筑。李劲,一个普通的小学生,第一次站在这台计算机前,他的目光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台神秘的机器。
计算机的键盘显得格外庞大,每个按键都需要用力按压,发出“咔哒”声。李劲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兴趣小组,这个小组由几个同样对电子设备感兴趣的孩子组成。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如何操作这台计算机,并尝试进行简单的编程。
李劲开始学习BASIC编程语言,这是当时广泛使用的一种入门级编程语言。他每天放学后都会兴奋地跑到少年宫,坐在计算机前,一行一行地敲入代码。教室里经常响起他和其他小组成员讨论的声音,大家都在互相帮助,解决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内存和存储技术的限制,所有的数据和程序都无法保存。每次关闭电源后,内存中的所有信息都会消失。李劲每天早晨到达少年宫后,第一件事就是重启计算机,并从头开始输入昨天编写的代码。
虽然这个重复的过程听起来极为繁琐,但李劲从未感到厌烦。相反,他发现这种重复实际上帮助他更加熟悉程序的每一行代码,每次输入,他都能发现新的改进点,使得游戏运行得更加流畅。此外,他也能够实验不同的代码组合,看看它们如何改变游戏的表现。
初露锋芒的竞技场
1984年,13岁的李劲参加了首届少年儿童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比赛内容主要围绕基础编程能力展开,要求选手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指定主题完成程序设计和展示。李劲用他平时在少年宫积累的经验,完成了一段代码。最终,李劲在五年级组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
同年2月16日,上海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开幕,作为全国范围内的一次重要科技展示活动,展览吸引了众多领导和观众。李劲以优秀参赛选手的身份,获得了在展览会上展示自己的机会。他被安排在一个展台前,坐在电脑前操作。展览当天,他的任务是通过编程演示一个设计好的多媒体动画。
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段欢迎词,中英文两种文字交替闪现,字体的切换和动画效果十分流畅,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接着,屏幕上展示了一个动画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李劲精心设计的图形,由程序驱动,能够唱出《我爱北京天安门》。伴随着熟悉的旋律,机器人的眼睛一闪一闪地发光,动作协调,引发了阵阵掌声。
动画的最后一个部分展示了一枚火箭升空的场景。李劲用简单的代码模拟了一次发射过程,火箭从屏幕底部缓缓升起,拖着火焰和烟雾,最终消失在“蓝天”中。屏幕上随后显示出“飞向宇宙”的字样。
在他演示的过程中,邓小平主席正好来到展览会参观。在人群的注视下,邓主席停在了李劲的展台前,静静地观看他的一举一动。李劲熟练地操作键盘,展示内容一项项按顺序呈现。演示结束后,邓主席点头称赞,问了他的姓名和年龄。当听到他回答“13岁”时,邓主席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1987年,年仅16岁的李劲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破格免试录取。他进入清华后,学校为他安排了最稳妥的培养方式,一切课程按照常规进度进行,同时也对他的学习情况保持密切关注。在入学初期,他被安排进入基础班,特别是在英语课程上,他几乎是从头开始学习。
进入清华后,李劲每天按照课程安排有序学习。英语课上,他从最基础的语法和单词开始,一点一点积累,并且通过不断的练习熟悉课堂用语和科技领域的英文词汇。他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角活动,与同学和外籍教师练习口语。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他从基础班转入了更高一级的班级,并逐步掌握了大学要求的英语技能。
他开始能自如地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不久后顺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英语学习提升的同时,李劲在专业课程上也表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他经常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翻阅最新的电子工程书籍,并对课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成绩优异,他获得了光华奖学金一等奖。
在学校的支持下,他被允许提前两年完成本科学业,并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他的硕士研究课题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对计算机算法的优化提出了创新性的方法。导师多次在学术会议上提到李劲的研究成果,并鼓励他将这些研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由于在硕士阶段表现突出,他又被批准提前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他还担任了多个本科生课程的助教,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复杂的编程理论和实践技巧。
在国内外的科研道路
博士毕业后,李劲带着对计算机科学的深入研究成果,前往美国开始博士后阶段的深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更多顶尖的学者和研究团队,也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计算机系统。
在美国的科研经历中,他还与多个技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他们的研发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算法优化建议。
几年后,李劲选择回到中国,他希望将自己在国际上积累的经验用于推动国内的技术发展。他加入了中关村的微软亚洲研究院,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之一,汇集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研究员,李劲很快参与到多个重要项目中。为了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他和团队成员一起探索如何将实验室中的技术转化为可以大规模应用的产品和服务。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日子里,他和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了跨领域的合作项目,研究内容涵盖了从深度学习到语音识别的多个方向。他提出的一些改进算法显著提高了语音识别系统的效率,这些成果后来被应用到微软的实际产品中,为公司带来了技术突破。同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开放学术环境也让他有机会继续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他多次代表研究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告内容清晰、富有深度,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国际同行对他的评价很高。
之江实验室的新征程
2019年,李劲选择加入杭州之江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及开源开放项目负责人。这是一个致力于推动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的机构,集结了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李劲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钱江源”平台的搭建工作,这是一个支持人工智能研究的高性能计算和协作平台。
在团队的第一次会议上,李劲详细解读了“钱江源”平台的规划目标和技术架构。他强调了这个平台需要具备快速设置AI研究环境的能力,并能支持团队成员之间的数据共享、任务跟踪以及项目协作。他将任务分解成多个模块,包括计算资源分配、数据管理、算法库开发和用户界面设计,每个模块都需要与其他模块无缝衔接。
李劲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调研,分析国内外同类平台的优劣势,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他和开发组成员一道编写代码,优化算法,将自己的经验应用到关键环节中。在调试过程中,遇到性能瓶颈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召集团队一起分析问题,调整方案。
在平台建设的中期,李劲推动了一项重要功能的开发: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直观的界面快速设置实验环境,而不需要手动配置复杂的参数。这个功能的实现,为许多缺乏专业编程能力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让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内容,而不需要过多关注技术细节。
在“钱江源”平台初步建成后,李劲带领团队进行了多轮内部测试。他邀请了实验室内外的科研人员作为测试用户,通过实际使用反馈平台的稳定性和易用性。他和团队根据这些反馈不断调整平台的功能,确保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最终,“钱江源”平台正式上线,为之江实验室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的人工智能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参考资料:13岁时为邓小平演示电脑,如今48岁加盟杭州的之江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