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军备竞赛史回顾:苏联为什么会输掉这场比赛?问题出在哪里?

高哥贯通古今 2024-05-19 08:18:15

美苏冷战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主旋律,而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又是这出大戏中最重要的情节之一。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的美苏军备竞赛,应该能够体会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

美苏之间长达四十年的军备竞赛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下台为止。在这个阶段里,苏联在竞赛中居于明显的劣势,以至于不得不靠着吹牛撒谎来维持表面上的战略均势。

二战结束后,苏联由于战争的重创,所以经济一落千丈,尽管它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要在整体上维持与美国军事平衡,那还是完全无法做到的。因此,苏联方面只能是集中力量解决最关键的几个问题。

最关键的当然就是核武器。苏联人靠着克格勃间谍的努力,窃取了西方的技术机密,最终于1949年爆炸了原子弹,于1952年爆炸了氢弹。

但是,虽然有了两弹,运载工具还是更大的问题。美国人有钱,可以飞机、潜艇与导弹一起上。苏联既没有钱,又缺少技术,所以当时只能是把力量集中在运载火箭上。著名的科学家科罗廖夫主持了苏联的火箭工程。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这件事给了美国重重的一击,艾森豪威尔总统登时变成了千夫所指的无能废物,半个美国的人都在呼吁他赶紧下台,选个能干的人来接班。

其实艾森豪威尔也是替下属背黑锅而已。当时美国空军大包大揽地认为靠着轰炸机就能解决扔核弹的问题,所以大笔的研发经费都被用来研制更先进的轰炸机,冯·布劳恩领导的火箭工程则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境。

1957年之后,冯·布劳恩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去大干一场了,但是苏联很快又在1961年4月12日,把航天员加加林送上了太空。这件事的军事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加加林是要从太空返回地球的,这意味着苏联已经掌握了洲际导弹重返大气层的技术,可以精确且神速地打击美国了。

正是由于这两件事的刺激,所以刚刚上台不久的美国总统肯尼迪这才咬牙下了狠心,批准了“阿波罗计划”,要实现率先登陆月球,一定要在太空领域超过苏联。

在五十年代后期的那几年里,“苏联人已经占据太空优势”的说法在美国不胫而走,几乎所有的人都忧心忡忡,担心某一天苏联的核导弹落在自己的头顶。

(二)

然而,历史证明,美国人多虑了。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半期,苏联根本就不具备摧毁美国的能力,相反,美国倒是随时可以把苏联从地球上抹掉。这一点,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在1962年,美国已经具备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核打击能力。

空中,美国的B-52轰炸机已经服役了七年,它的航速和飞行高度让当时的苏联战斗机很难拦截。

海里,美国的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已经在1961年服役,艇上载有16枚“北极星-1”式导弹,射程达两千公里。

陆地上,美国的“阿特拉斯”洲际导弹已经在1959年服役,射程超过12000公里。

在1962年,美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苏联发射一千多枚核武器,基本上可以保证摧毁这个国家。

此时的苏联可就相形见绌了。苏联此时的核潜艇没有实际战斗力,也没有管用的远程轰炸机,只有SS-6“警棍”洲际导弹可以打到美国本土。但是“警棍”是一种液体燃料导弹,到发射时才能装填燃料,而且没有发射井,只能放在地面上的发射架上。所以,“警棍”的快速反应能力非常差,同时也很容易在美国先发制人的打击中被摧毁。而这样的导弹,苏联当时也不过装备了十几枚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赫鲁晓夫才不得不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妥协退让,忍痛从古巴撤走了导弹。

(三)

在赫鲁晓夫时代,由于苏联家底薄、技术差,所以在和美国的军备竞赛中明显处于落后地位。因此,苏联人不得不采取欺骗手段,靠着吹牛撒谎来糊弄美国人。

比如,苏联的“米亚-4”战略轰炸机无论是航程还是载弹量都无法与西方的重型轰炸机相比,实际上它就是个冒牌货,不是真正的战略轰炸机。但是,苏联人对外却把这架飞机的参数夸大其词地公布,而且还在外国武官面前绕着圈子飞行,装成数量很多的样子,把美国人唬得够呛。

赫鲁晓夫自己也经常在外面吹牛。一次,他到英国访问,在晚宴上,他故意装作喝醉了,装疯卖傻地声称苏联已经为美国准备了多少多少枚核导弹,为英国也准备多少枚,还有法国也给准备了。

西方国家当时也搞不清楚,虽然他们确信自己在战略力量方面肯定强于苏联,但是具体如何,他们是不知道的。

到了赫鲁晓夫下台的六十年代中期,苏联终于赶上了好时候。原来此时的欧洲经济已经复兴,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大增,欧洲国家开始从苏联大批量地进口石油天然气,这样一来,白花花的银子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入了苏联人的腰包。

有了这样一大笔收入,接替赫鲁晓夫执政的勃烈日涅夫腰杆子就硬了起来,他开始大手笔地发展军事工业,苏联真正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从理论上讲,欧洲国家大量进口苏联石油可谓是愚不可及,他们自己掏腰包赞助苏联人生产核导弹,然后再让核导弹对准自己,这不是傻得冒烟了吗?石油这东西也不是苏联一家垄断,你不会到中东去进口啊?

然而,这种愚蠢的举动在欧洲人特别是法国人看来,却是非常正确的,是完全必要的。

在法国总统戴高乐看来,世界还是多极化的为好,如果让美国把苏联压垮,一家独大,那么法国将沦为美国的附庸,但是如果让苏联强大起来,法国在其中纵横捭阖,反而能保持住大国的地位,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法国宁可冒着被苏联导弹顶脑门的风险也要采取各种手段暗中扶持苏联。

在法国的带动下,意大利和联邦德国也沆瀣一气,采用进口石油这种方法扶持苏联。实际上,他们甚至还向苏联出口了很多高科技,没有这些高科技,苏联的军工产品也不可能达到那样一种高水平。

(四)

傻人有傻福的勃列日涅夫在欧洲资金的加持下,变得日益财大气粗,于是开始大干快上,力争赶超美国。美苏军备竞赛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进入了第二阶段。

苏联的核潜艇很快就有了,并且越造越多,尽快普遍都是毛病百出、噪音感人,但是总比以前没有的好。

超音速核轰炸机也有了,当然,实际水平照美国的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苏联为了真正能够在核武器方面与美国平起平坐,于是就拼命地发展陆基导弹。不管是在发射井中的固定导弹,还是车载的机动导弹,造了好大的一批。到了七十年代初,苏联在核弹头数量方面终于和美国拉平了,而到了勃列日涅夫咽气的时候,苏联的核弹头数量已经明显地超过了美国。

由于苏联的核弹头越来越多,所以美苏两国从七十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核裁军谈判,尽管收效甚微,但是这却变成了苏联已经在战略核力量方面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标志。

苏联人在常规武器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在实战中出尽风头。

苏联的AK-47自动步枪在越南战争中压倒了美国的M-16,真正地变成了“世界第一枪”。

在越南战争的空战中,苏联亚音速的米格-17竟然多次击败美国两倍音速的F-4“鬼怪”式战斗机,这件事轰动了整个世界。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人用苏制AT-3反坦克导弹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歼灭了以色列一个装甲旅。同时,他们还用萨姆-6地对空导弹击落了41架以色列作战飞机。

苏式武器的威名传遍世界,因此导致苏联的军火出口生意兴隆,苏联人在石油与天然气之外,又找到了一条新的财路。

不过,尽管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已经成为了公认的超级大国,但是它的军事装备在实际水平方面还是照美国差了一大截。特别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微电子技术革命,苏联未能赶上这波浪潮,结果从此以后就被美国越甩越远,最终输掉了这场竞争。

(五)

从1982年勃列日涅夫辞世开始,美苏军备竞赛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苏联已经力不从心,难以为继,实际上已经跟不上美国的脚步了。

尽管苏联有石油天然气的收入,尽管卖武器也能赚不少钞票,但是苏联在经济实力上还是远远不能与美国相比。苏联解体后,美国中央情报局根据得到的各种情报分析,苏联的实际GDP并不是像当初估计的那样,接近美国的60%,而是不到30%。

苏联拼命地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和平时期它竟然保持了一支总数为450万人的庞大军队,它拥有五万辆坦克,6000架各种型号的作战飞机,海军还有大小一千多艘舰艇。在核武器方面,苏联的核弹头有两万多枚,单单是洲际导弹就达到了1398枚。

和它相对应的,美国军队当时只有200万出头,坦克一万余辆,作战飞机5000架。由于美国的武器在质量上大大地超过苏联,另外,美国的盟国也都是财大气粗,军事实力压倒苏联任何一个盟国,所以,美国在应付这种超级烧钱的军备竞赛时,还是游刃有余的。

苏联则是越来越力不从心。1980年,他们又稀里糊涂地背上了阿富汗战争这么一个大包袱,国家的财力更是捉襟见肘。

偏偏这时,美国的右翼强硬派政治家里根上台担任了总统。里根一上台就扬言要在军备竞赛中战胜苏联,推出了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六百艘舰艇计划”。建造海军以及武装太空都是最烧钱的项目,对此,苏联实在是无力应对了。

尽管日后这个“星球大战计划”被证实是一个骗局,但是当时美国的航天飞机可是实实在在地在飞来飞去,尽管航天飞机后来也被证明是中看不中用,但是这一切都表明,至少是在太空领域,美国已经遥遥领先了。

(六)

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终于撑不住了,他们终于开始认真地与美国人商量着要削减核力量了。

1987年12月,里根和戈尔巴乔夫正式签署了《中导条约》,规定两国的500-5000公里射程的陆基导弹全部削减,数目达到了两千六百多枚。

在《中导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苏联一直在不断地让步,先是放弃了把英法两国的中程导弹算在内的条件,后来又放弃了把中程导弹与太空武器挂钩的要求,最后干脆答应把苏联部署在亚洲的中程导弹也都削减。这样一来,《中导条约》才最终敲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联在削减军备方面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它是真的无力支撑了。

1988年,苏联几乎是无条件地撤出了阿富汗,又甩掉了一个包袱。

《中导条约》签订后,苏联又急着和美国谈判削减远程战略武器以及常规武器,在谈判中,苏联又做出了许多重大的让步,1991年7月,美苏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终于谈妥,按照条约规定,双方将把各自拥有的核弹头削减到6000枚。

然而,这一项条约已经不能够给苏联续命了。就在1991年的8月19日,苏联发生政变,随后,叶利钦执掌大权,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到这时,绵延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美苏军备竞赛也终于画上了休止符。而在7个月之前的海湾战争中,美国轻松战胜了用全套苏式武器装备起来的伊拉克,也用这种方式宣告了军备竞赛的最终胜负结果。

(七)

在美苏军备竞赛已经结束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这段历史,会发现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如果苏联只是追求保证自己的安全,那它完全没有必要生产那么多的核弹头,它只需要能保证摧毁美国就可以了。现在的俄罗斯,实际上大部分的核弹头都已经报废,不能维持与美国的战略平衡了。但是美国依然不敢直接挑战俄罗斯。因此,当年的苏联不惜血本制造出两万多枚核弹头真的是毫无必要。

那么,当年的苏联为什么要豪气冲天地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呢?那只能说是一种战略误判的结果。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靠着出口石油而经济实力大增,美国则陷身越战泥潭不能自拔,国内的反战运动此起彼伏。在欧洲和日本等国也纷纷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左翼运动。

这一切都显然让苏联产生了误判,他们认为美国已经不行了,日薄西山了,所以他们想再加一把劲,让美国完蛋得更快一些。于是,他们就选择了军备竞赛这个手段。

但是,事实证明,苏联人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军备竞赛的结果反而是苏联陷入了泥潭。

在这场比试烧钱的竞赛中,美国的军工生产由于采取的是市场化体制,所以美国的军工企业都是有利可图的。美国向着军工领域大笔投资,可以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同时,军工技术还能促进民用产品质量的提高,所以,美国并不是干烧钱,他是有收益的。

苏联则不然,苏联的军工产品都是国家直接调拨,不存在什么盈利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苏联的军工产品很便宜。但是,这却导致军工生产没有对经济产生拉动作用,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过于僵化,所以军工技术很难转化到民用产品领域。因此,苏联在军备竞赛中就是干烧钱,除了弄出一大堆铁家伙,一点收益都没有。

如此一来,苏联自然而然地就会后劲不足,难以为继,输掉这场竞赛顺理成章。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