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发现,今年考研真是太不一样了!头几天各个群里还有人发今年的调剂信息,突然就销声匿迹了。往年这会儿,调剂信息早就铺天盖地了,可今年,咋就没有了动静?别急,听我给大家唠唠。
今年考研政策有大变动。以前,调剂信息发布得那叫一个乱,很多学校早早放出调剂名额,有的甚至搞“小动作”,提前内定,对咱们普通考生来说,太不公平了。但今年,教育部下了猛药,规定所有调剂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其他渠道接收调剂申请 ,而且调剂意向采集系统3月28日才开通,已完成一志愿录取的招生单位才能发布调剂信息 ,调剂服务系统4月8日开通,这就意味着,以前那些提前发布调剂信息的渠道都被掐断了。
这对咱们需要调剂的同学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信息整合变得困难,以前能通过各种渠道快速获取调剂信息,现在只能去官方网站上一个个找,麻烦又耗时。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让调剂变得更加公平公正,那些靠关系、走后门的操作行不通了,大家都凭实力竞争。
那些注定要走调剂的学生该怎么理性操作呢?首先,别干等着调剂系统开放。现在就去收集近三年有调剂名额的院校信息(今年大概率还有),把它们的官网、招生办电话、学院公众号都整理出来,每天刷一刷,说不定能找到有用的线索。还可以提前准备好简历和自荐信,发给可能有调剂名额的导师,碰碰运气。
其次,调剂系统开放前一周,根据自己的分数和意愿,确定5个以内的调剂院校,打电话给招生办,询问调剂可能性,表达自己的强烈意愿 。调剂系统开放后,A、B志愿填最想去的学校,C志愿填保底院校 ,填志愿时一定要慎重,因为一旦接受录取,调剂就结束了。
最后,复试准备也不能放松。调剂复试竞争激烈,要提前准备好口语问答、中英文自我介绍以及通识专业课,把这些内容练得滚瓜烂熟,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复试一定要提前准备、认真准备)。
总之,虽然今年没有了铺天盖地的调剂信息,但只要咱们掌握好政策,提前规划,理性操作,就一定能抓住调剂机会,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