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近40年再次出现!浙江渔民捕鱼数十年,第一次见到

窦来嗦娱 2025-02-12 18:54:45
文:豆莱说编辑:豆莱说

浙江富春江,第一大桥江段。

这条江,见证了多年来赖以为生的渔民的辛勤劳作,也蕴藏着无数自然的秘密。

那天,烈日当空,水面波光粼粼。一条消失了近四十年的鱼,再度现身。

也让发现它的渔民和工作人员欢欣鼓舞。

1

浙江省对八大水系水生生物的实时监测与保护工作持续推进,而在这一过程中,渔民朱龙生成为了这次重要发现的见证者。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渔民,他熟悉这片水域的每一个细节,这一次的例行资源调查,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参考资料:东方周末——消失近40年再次出现!浙江渔民捕鱼数十年,第一次见到

随着阳光洒在江面,朱龙生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熟练与自然,不一会儿,他便从水中捞起了不少鱼儿。

当渔网慢慢浮出水面,一条外形独特的鱼吸引了朱龙生的注意。

它大约有20厘米长,身体呈椭圆形,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宛如江面上跃动的火焰。

它的头部小巧,而身体宽阔,背鳍更是贯穿全身,如同一张张开的船帆。它的体色,一半黑,一半红,在淡水鱼中极为罕见。

即便是见惯了各类鱼种的朱龙生,也不禁对这条鱼感到诧异。

鱼的状态良好,为了确保它的安全,朱龙生立刻将其交给了调查队的队员。

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这条神秘的鱼放入充满氧气的水桶,避免其因环境突变而产生应激反应。

上岸后,研究人员立即展开详细的体征测量,记录下它的重量、长度、头部比例等数据。

最终确认,这竟是一条胭脂鱼,一种在浙江水域消失近四十年的珍稀鱼类,随后,将它放归到了江面之上。

胭脂鱼,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与它独特的外形相得益彰。

它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体色和形态都会发生变化。

幼鱼时期,体型娇小,身体呈淡灰褐色,并带有三条倾斜的黑色横纹,如同一幅水墨画,雅致而灵动。

参考资料:钱江晚报——再现那一抹红!消失数十年的胭脂鱼重回钱塘江流域

它那高耸的背鳍,如同江上扬起的风帆,被认为象征着“一帆风顺”的美好寓意。

这次发现,也说明了浙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重要证明。

随着禁渔政策和水域治理的推进,像胭脂鱼这样的本土物种正在逐渐恢复。

2

成年胭脂鱼体型庞大,通常能够长到半米以上,最长的个体甚至可以突破一米,重量一般在二十到三十斤之间,最大可达到八十斤。

随着它们的成长,体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雄鱼的皮肤呈现出一种柔和的粉色,像是夕阳下的晚霞,而从头到尾的胭脂红条纹使它们更加迷人。

相比之下,雌性胭脂鱼的体色较深,呈现出暗红色,条纹的颜色也更加浓重,接近紫红色,给人一种成熟稳重的感觉。

胭脂鱼在不同生长阶段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

幼鱼时,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喜欢栖息在水流较缓的沙石底质或砾石较多的水域。

随着成长,进入亚成体阶段的胭脂鱼,会迁移到湖泊和江河的中下游区域,食物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

它们以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蚬等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碎片为主要食物,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

胭脂鱼对水温极为敏感,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5至25摄氏度。

过高或过低的水温会对它们的活动和摄食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它们的生命。

它是我国以及亚洲独有的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闽江流域。

过去,钱塘江一带也曾有过胭脂鱼的身影,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些区域的胭脂鱼再次回归。

3

野生胭脂鱼的种群数量和密度显著下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这一变化主要源于环境恶化、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非法捕捞活动的增加,导致它们的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生存状况急剧恶化。

早在1989年,胭脂鱼便被列为二级水生野生动物。

那时,浙江的资源普查中很少见到胭脂鱼的身影,然而,最近则再现了这种生物,无疑为这一物种的保护带来了希望。

它们成功重返钱塘江流域,就反映出了近年来浙江省在水域生态保护方面所做努力的成效。

它像是一位久别重逢的朋友,带来了久违的喜悦,象征着生态恢复的成就。

浙江省实施的禁渔政策被认为是其中的关键举措之一。

为了让水生生物能够恢复繁衍,浙江省在多个水系统一实施了休渔期。

从每年的3月1日到6月30日,钱塘江、瓯江、椒江、甬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六大江段的捕鱼活动全面暂停,仅允许休闲垂钓。

这一政策为水生物种提供了充足的生长空间,促使生态环境逐渐回暖。

禁渔令不仅让鱼儿有了充足的繁殖时间,也为渔业资源的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水域生态逐渐恢复,一些土著鱼类,如胭脂鱼,数量逐年增加,生存状况愈发良好。

这一保护措施如同为水生生物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使得这些生物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中繁衍生息,重获生机。

生物监测和保护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监测和研究,维持了水域生态的多样性,也能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胭脂鱼对水质的要求极高,它的回归意味着该水域的水质已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胭脂鱼的重新出现不仅是一个物种的回归,更是钱塘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明显标志。

写在最后

不过,生态保护的路程依旧漫长且充满挑战。

胭脂鱼的回归仅仅是一个良好开端,未来仍需持续的保护措施和投入。

水污染治理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禁渔制度也应不断完善。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确保更多珍稀物种回归,让我们的水域变得更加清澈、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0 阅读:33

窦来嗦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