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增
摘要:鲍超是曾国藩手下的一员猛将,也是曾国藩集团的悍将之首。最后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辞世以后又被朝廷追封为“忠壮”,赠予太子少保,还专门设立了专祠,在国史馆设立专门的个人传记,为自己的人生写下非常完美的一笔。
关键词:曾国藩集团悍将鲍超
鲍超,生于1828年,字春霆,是现在的四川省奉节人,是清朝末年非常勇猛的湘军将领。从小是行伍出身,政治生涯的开始是从向荣赶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来升职为湘军水师哨长,然后到参将,咸丰六年之后,改为统领陆军,鲍超所在的部队被称成为“霆军”,是当时湘军部队的主要力量。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历任的官职从湖南绥靖时期的总兵一直提升到浙江的提督,加封一等子爵和一云骑尉的世称。同治六年的时候率领部队赶到陕西镇压捻军,因为安陆之战被延期,最后辞官回家。在光绪六年的时候重新回到政界,任职湖南提督,然后在当地招募官兵在乐亭防备俄罗斯的军事打击。五年之后中法战争爆发,鲍超率领部队赶到云南的白马关外进行军事备战,在光绪十二年的时候病逝,享年58岁。
一、成名战役
鲍超在1828年的时候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鲍超的父亲一共有四个儿子,而鲍超就是最小的。因为生活的压力和身体的不堪重负,导致在鲍超5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为了安定的生活,母亲在鲍超10岁的时候带他来到了五里碑红岩洞。安顿之后母亲就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维持生计,而鲍超也是在一家豆腐店当零工。因为家庭生活的影响,鲍超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武艺。根据史料的记载,鲍超为了练习武艺,经常都是起早贪黑地苦练,为了增强自己的定力,还将负重两公斤的石块绑在自己的臂膀上进行枪法的练习。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鲍超的枪法已经小有名气。1845年的时候,清军开始在地方招募防守兵,当时17岁的鲍超辞别了家人前去应招,据说这次招募是60个人争取1个名额,可想而知招募的残酷性。最终鲍超因为高超的武艺技能排名第一,开始了自己的行伍生涯。在军队中,鲍超听说了很多历史名将的故事,于是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军队的将领,挥师天下。不久之后,在洪秀全38岁的寿诞上宣布了对清朝的战争,并且命名为太平军,于是就开始了轰动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发生之后,朝廷就开始颁布各项政策镇压叛军,并且命令湖南提督向荣调任广西任命。向荣为了壮大军队的实力,就在当地开始招募“川勇营”的士兵,鲍超知道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于是就应召入伍。不过没想到的是因为鲍超作战能力太过勇猛,导致在桂林战斗中受到重伤,被迫回到长沙养伤[1]238。
1852年的时候太平军将领萧朝贵和石达开两部开始攻打长沙,于是鲍超又萌发了建功立业的念头。这次非常顺利,在这次战斗中因为鲍超作战异常勇猛,太平军无奈撤走军队,之后鲍超就被赏赐了六品顶戴的官衔。1854年的时候进入到曾国藩的麾下,出任水师杨岳斌右营的哨长。之后爆发的旋即雷公战再次让鲍超名声大噪,曾国藩闻讯后将鲍超连升了三级,出任到湖北巡抚胡林翼的属下,任命为水师营官。1855年的时候鲍超单独统领了3000人的部队,分为五个营,每个营600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霆军”,军旗也是非常大气的“霆”字。霆军刚刚组建不久就遭遇一场恶战。当时陈玉成亲自率领6万大军准备攻击湖北战略要地黄梅。但是黄梅的守军人数总共加起来还不到5000人,其中3000还是刚组建起来的“霆军”,由此可见实力的悬殊,于是都兴阿准备撤离黄梅。鲍超知道以后执意不撤退,希望让“霆军”作为主力冲在最前。之后鲍超的3000人被陈玉成的6万人团团包围,鲍超在分析了地形之后,认为只要拿下眼前的五座堡垒,就可以击溃陈玉成。于是营下的官兵每个小将领率领一个小队开始作战任务。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把五座堡垒全部攻占。太平军看见这个态势之后都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就出现了陈玉成率领的6万大军被迫撤退。这就是鲍超成名之战———黄梅大战。从此以后鲍超的人生道路就被彻底地改写了。
二、“霆军”的威慑力
1860年的时候,当时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组成的6万大军挥师入皖,连续攻下潜山和怀宁,直接进逼到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安庆的得失直接决定了太平军的生死存亡。陈玉成率领部队几次突围不成,非常焦躁,于是就在1861年的时候率领部队驻扎在菱湖,和安庆主力部队会合。这个时候太平军的洪仁轩和林绍璋率兵支援安庆。曾国藩知道太平军从各路赶来支援安庆的消息之后,紧急调出了鲍超部的六千余人奔赴景德镇支援。之后湘军和太平军就展开激战。没有水师和缺乏粮草的陈玉成将刘苍林率领的四千精兵命令守在赤岗岭,鲍超看见赤岗岭孤立无援,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就攻占了赤岗岭。陈玉成这个时候率领各部总共对湘军的后方进行了不下十次的攻击和突围,双方火力都非常凶猛,损失都非常惨重,但是一直没有得手。这个时候鲍超率领部队开始猛攻,随即占领了安庆。1962年的时候,鲍超从赣北进入到皖南,一直协助湘军攻打太平军,一直到1864年的时候,陈炳文率领的65000人全部归降,这个时候鲍超被朝廷封为一等轻车校尉世职,还有两眼顶戴花翎。受到嘉奖之后的鲍超更是势不可挡,连续攻克瑞金等地,并且擒获了洪秀全及其家人,于是又被朝廷加封为一等子爵,追加一云校尉世职。自此以后,“霆军”就成为湘军的主力部队。发展到最后,太平军所有部队只要看见“霆军”的旗帜,就没有任何的战斗意念了。甚至有的时候,一些清军将领在危急时刻,也会拿出仿制的霆军旗帜威慑太平军。就连大名鼎鼎的左宗棠也曾经这样做过。由此可见“霆军”的威猛凶悍非同一般[2]113。
三、悲愤离世
鲍超虽然在战场上是一个非常勇猛的将领,但是缺乏一定的谋略。而且随着霆军的战功越来越显赫,鲍超就开始变得狂妄自大,和湘军内部的部分将领也结下了仇怨,为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1867年的时候,鲍超率领部队在湖北会合了淮军将领刘铭传,准备在尹隆河夹击捻军,但是急于功利的刘铭传没有按照计划就先行攻打了捻军被围,总兵唐殿魁被当场杀死,无奈刘铭传只得坐以待毙。这个时候鲍超率领众将猛攻捻军后方,捻军在殊死搏斗中损失几万人之后,刘铭传才得此机会逃走。没想到事后李鸿章居然一味地偏袒淮军,竟然指责鲍超影响战争,而且都在湘军中一起生活的曾国奎在这个时候也是落井下石,左宗棠也是添油加醋,导致刚刚到任的军机大臣在不清楚事情的真相的时候就奏请了皇帝,受到皇帝严厉批评,并且恩免议处。鲍超没有想到,以为此次战胜捻军主力,并且在关键时刻救了刘铭传的性命,谁知道皇帝降旨就是为了惩罚自己。这个时候宫内的谣言也是飞传,李鸿章借此机会将“霆军”的主力部队全部肢解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霆军”就是这样被流言肢解了。鲍超一怒之下就辞官回家,准备安享晚年。1870年的时候奉节县遭遇了洪水,有些人趁机就开始打劫,鲍超率领自己的十几名家丁将此事平息,社会才得以安定,并且带领自己的家丁将街道的淤泥清除,出资很多还建立了新的道路,鲍超的行为受到了邻居的赞扬。1880年的时候鲍超被朝廷重新任用,任命湖南提督,因为当时俄罗斯的士兵一直寻滋闹事,鲍超就奉命在1880年10月份的时候招募了14500人的部队,赶往乐亭驻守。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清朝和俄罗斯签订了辱国条约,两国的关系暂时得到缓和。无奈清朝当时遣散了很多驻守边关的部队,而且还传信告知鲍超说:“现在防务稍松,应量力裁减,以节粮饷,著该提督于所部各营内。”鲍超无奈只得遵旨,陆陆续续撤掉了自己的一个营的兵力。
1883年的时候,清朝和法国因为越南主权的问题再次爆发了战争,腐败的清政府再次选择了妥协和退让,但是法国将战事一直紧逼到中国东南沿海附近。清政府这个时候感受到了自身的利益正在受到巨大的威胁,于是就命令各路部队全部进攻,尤其在沿海地区阻止法军的侵入,鲍超也奉命赶到云南参加战事。这个时候的鲍超虽然年老多病,但是在战斗中依然是奋不顾身,星夜兼程调集自己的旧部,在一夜之间招募了一万四千多人的部队,连夜赶往云南,驻守在云南二队马白关外。只是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在这个时候再次和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鲍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连声感叹:“圣上昏晕,有负天朝。”随即率领部队撤回老家。1886年,这位闻名全国、战功赫赫的湘军第一猛将鲍超,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最后是郁郁而亡[3]167。
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总结了鲍超的三个人生阶段,第一个阶段,因为黄梅一战让鲍超从此一战成名,闻名整个清朝,也是鲍超人生的转折点。第二个阶段,在清朝的大力培养下,鲍超成为湘军的主干力量的将领,并且他的部队还被命名为“霆军”。因为当时正好处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高潮时期,所有的太平军在看到“霆军”的旗帜的时候,直接闻风丧胆,根本没有任何的战斗意志,宁可投降或者撤退,也不愿意和“霆军”交战,由此可见“霆军”的威慑力非同小可。第三个阶段,算是鲍超的晚年时期,1883年的时候中法战争爆发,1884年鲍超奉命率领了13000人的精英部队赶到关外备战,无奈清朝和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合法条约,致使鲍超悲愤和痛苦异常。就在第1886年的10月份,鲍超这位湘军第一猛将郁郁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