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被童年的经典《少年包青天》欺骗了那么多年……

幼南谈影剧综 2024-06-01 22:58:07

曾经周杰版的《少年包青天》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即使后来陆毅版第二部,邓超版第三部陆续播出,珠玉在前,我始终还是觉得周杰版的最有味。

任泉饰演的公孙策,潇洒张扬;陈道明饰演的八贤王,风流倜傥;周杰饰演的包拯,大智若愚,带着点狡猾;李冰冰饰演的凌楚楚,机灵可爱;释小龙还是个稚嫩的孩子,模样俊秀。

那时的任泉、释小龙、李冰冰等还是很年轻,满脸的胶原蛋白,看着就朝气蓬勃。

剧情紧凑,七集左右一个案件,演技在线,各个都是演技派,此剧一出,火遍全国。

那时网络还没有普及,想要看最新剧集只能每晚守着电视,等待播出。

彼时我还是个学生,晚上还有晚自习,只记得晚自习下课后,啥都不干,跑着往家赶,就怕少看一分钟。

该剧分为七个单元:

名扬天下、血祭坛、隐逸村之秘、殿前扬威、五鼠闹相国、魔法幻影、翻龙劫

每个单元独立讲述了一个故事,且每个故事都很好看。

最近,闲来无事,就把该剧翻出来重看,结果,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

1

第一个让我看不下去就是每个男演员的头套,那两鬓的头发贴片,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看着就像贴着胶带。

看一下,就出戏一下。

可分明记得小时候看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明明每个男演员都是风流倜傥,好看的紧。

难道是当时的摄影技术在现在看来落后了,所以才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还是电视尺寸大了后,细节更清晰了?

不管什么原因,现在看着那些仿佛贴上去的头套,实在没了看下去的欲望。

2

第二个让我受不了的是,包拯在给大家剖析案件的时候,总会说一句:这是某某告诉我的,就好像包拯只是一个嘴替,所有的案件都是大家告诉他似的。

比如《血祭坛》这一单元,展昭的哥哥展俊被人杀害,衣服上很多皱褶,包拯因为常雨的一句话得到了启示,明白了始末,于是在告知大家的时候说:这是常雨告诉我的,当事人常雨听到这话一脸懵。

再比如《扬名天下》这一单元,小艾被人杀害,包拯在小艾的遗书里找到了破案的突破口,在解释案件时说:这是楚楚提醒了我,作为当事人的凌楚楚当时也是一脸懵。

虽然在我看来,包拯确实因为一些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找到了破案的线索,但实在没必要在解释案件时,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明这是别人告诉你的。

说者不烦,听者都烦了。

3

第三个最让我受伤,我感觉我被骗了。

第二单元《血祭坛》讲述的是侉仡族遭人残害,被人放火烧了全族人,危急关头,族长的夫人使出浑身的气力把自己一双年幼的儿女救出火场,为全族留下了希望,最后这对兄妹长大后,谋划多年,杀死了仇敌,为族人报仇雪恨的故事。

这个案件本身没什么槽点,我要吐槽的是案件外的事。

这个案件一开头就在渲染包拯的家境贫寒,没钱读书,院士准许包拯在学院做杂工,抵扣一些学费。

于是,不时会出现包拯在学院干活或者被别人嘲笑的画面。

渲染贫寒的家境没问题,关键我想说的是,按照剧情,包拯家不至于穷到这个地步。

首先,包拯的母亲是个大夫,医术高明,就连州府衙门一些案件,都会请包母去验尸。

就算州府不会给钱,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母自己医铺的生意肯定不会差啊,怎么会连包拯的学费都交不起呢。

还有既然都穷的交不起学费了,为啥家用还会有下人,这难道不要钱?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勉强还能接受。

在这一章节还出现了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侉仡族被人灭族留下的那对兄妹,长大后,妹妹常雨成了街头卖香料的姑娘,哥哥蒙放是包拯所在书院的音乐老师。

问题就在蒙放这。

在剧集里,蒙放博学多闻,精通音律,翩翩君子,是城里无数女儿家思春的对象。

但是,这博学多闻、精通音律该怎么实现呢?

首先,侉仡族被灭族,兄妹俩除了彼此,连个包袱都没有,这么些年怎么长大?

其次,就算可以要饭长大,那蒙放的学识、琴艺从哪学起呢?

古时候,要学会这些就得进书院,进书院就得交学费,连包拯家里开着大医铺,还雇佣着下人的家里都供不起包拯一个人的学费。

那常雨一个小姑娘怎么供起哥哥的学费呢?

两厢一对比,我就感觉被骗了。

小时候就追着包拯跑,追着凶手跑,忽视了这些,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忽然发现这是明晃晃的bug呀,我竟然被骗这么些年?

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我是,欢迎评论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0 阅读:0

幼南谈影剧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