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睡眠是最好的保养,但我们真的了解睡眠的奥秘吗?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
随着年龄增加,很多人发现自己的睡眠不再那么顺畅。深夜辗转反侧或清晨早醒无法再入睡,似乎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常态。因此,关于“每天需要睡8小时”这一睡眠黄金准则也受到质疑:这真的适合每个人吗?
睡眠对健康有哪些具体影响?
大脑功能:
睡眠对于记忆的巩固、学习能力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缺乏睡眠会影响注意力、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情绪调节: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情绪,缺乏睡眠可能导致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
免疫系统:
睡眠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缺乏睡眠会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心血管健康:
长期睡眠不足与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
体重管理:
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水平,如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这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
糖尿病风险:
睡眠不足会影响血糖调节,增加患 type 2 糖尿病的风险。
炎症:
睡眠不足可能会增加体内炎症水平,这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
寿命:
长期睡眠不足与缩短寿命的风险有关。
60岁过后,最长寿睡眠时间是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成年人的理想睡眠时间通常在7至9小时,但这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固定规则。特别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睡眠需求和睡眠质量会有明显的变化。
“每晚8小时睡眠”的观念误区
“每晚8小时睡眠”这一说法虽然广为人知,但实际上,老年人的睡眠习惯和需求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减少,深度睡眠时间也随之缩短。
年轻时,睡眠如同满溢的清甜井水,而老年后则更像细流,断断续续且不深。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需要刻意去补充那些看似缺失的睡眠时间。事实上,过多的睡眠可能并不利于健康。
过度睡眠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长期睡眠超过9小时,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这是因为长时间睡眠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相关,这些都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
此外,长时间的卧床还会减少日间的活动量,加速肌肉萎缩,形成不良的健康循环。
有助于长寿的睡眠时间更为灵活
中国传统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提到:“夜不寝,则胆气虚,影响全身。”中医强调,睡眠不仅需要足够的时间,还要注意时机和质量。
现代医学也发现,老年人保持6.5至7.5小时的睡眠可能更为理想。这种时间虽短但质量高的睡眠方式,能够帮助身体有效修复,同时避免了过度睡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60岁后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
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哪怕是周末也不例外。这样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生物钟,让睡眠更有规律。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房间要保持黑暗、安静和适宜的温度。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噪音干扰,必要时可以使用耳塞。床上用品要舒适,枕头和床垫要适合自己的需求。
注意饮食:
晚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些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影响睡眠。下午和晚上尽量少喝咖啡和茶,因为咖啡因会影响睡眠。
适量运动:
白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但要注意,晚上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过于兴奋难以入睡。
放松身心:
睡前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听轻柔的音乐。这些活动有助于减轻一天的紧张和压力。
限制午睡时间:
如果白天需要午睡,尽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下午晚些时候睡觉,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