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的商业版图延伸至乌克兰核电站群时,一场关乎欧洲能源安全的暗战骤然升温。美国前总统近期向基辅提出全面接管乌境内核设施的提议,恰逢泽连斯基前顾问曝出"核末日"计划——若乌军战败将摧毁境内所有核电站,这场围绕核能控制权的博弈,正将东欧推向战略悬崖。
乌克兰现存四座苏联遗留核电站,战前贡献全国55%电力供应,年出口创汇达3亿美元。扎波罗热核电站被俄军控制后,乌方损失近半核能产能,却仍掌握着欧洲电力供应的关键命脉。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早已布局,不仅成功研制适配苏联反应堆的核燃料,更计划将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扩建成欧洲最大核能基地。
特朗普的收购提议看似商业行为,实则暗藏地缘玄机。控制乌克兰核设施不仅能获取每年数十亿美元的能源收益,更能通过电力网络深度捆绑欧洲各国。当前欧盟正艰难推进能源去俄化,乌核电出口有望复制俄罗斯的能源杠杆效应。美方更担忧俄军控制的扎波罗热核电站可能破解西屋电气专利技术,已发出严厉制裁警告。
基辅政权内部流出的绝密文件显示,乌情报总局曾制定"焦土计划":若战场全面溃败,将启动核电站自毁程序。该方案借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灾难性后果,企图制造横跨欧亚的辐射污染带。虽然乌官方否认存在该计划,但五角大楼情报证实,美方确实将现乌政府列为"核风险极高"对象。
军事专家指出,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因第聂伯河大坝被毁已濒临瘫痪,重启运营需数十亿美元投入。特朗普提出的接管方案,既是为消除"核末日"风险,也为在乌东重建中抢占先机。但俄方明确表示,扎波罗热作为已入俄领土,其核设施不容第三方染指。
爆出惊天计划的阿雷斯托维奇,自身正深陷信任危机。这位前总统顾问因误判第聂伯罗导弹袭击事件被迫辞职,现流亡海外遭基辅通缉。其关于"核末日"计划的披露,既可能揭示乌当局极端预案,也不排除是俄方信息战的烟雾弹。
值得关注的是,乌境内核设施分布密集,若真实施全面爆破,放射性污染将覆盖波兰、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甚至波及土耳其海峡。这种玉石俱焚的方案虽具威慑价值,但将彻底摧毁乌克兰未来五十年的重建基础。正如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任何核设施军事化操作都违反《核安全公约》。
当前,美国务院已派核安全特使赴基辅磋商,欧盟则紧急启动核应急预案。这场核能争夺战,正演变为检验各方战略理性的试金石。当商业利益碰撞国家安全,当军事威胁遭遇生态灾难红线,东欧大地上的核阴云何时消散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