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进出口等多项亮眼数据表明
中国经济“开门红”提振信心
2025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无疑为全球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初步核算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 达 318758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不仅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超越了去年一季度5.3%的增长水平。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亮眼,位居前列。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特别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所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积极信号。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数据表现超出预期,充分展现了外贸的强大韧性。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以及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依然实现了5.0%的同比增长,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体系的成熟度和抗风险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挑起所谓“对等关税”的背景下,这一增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有力地证明,我国外贸并未因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而遭受重创,反而通过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稳定增长。这既是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体现,也反映了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依然存在的强劲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达5.5%,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已接近50%。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我国外贸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积极的转变。曾经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要贸易伙伴的格局,正在被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所重塑。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承压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对我国外贸的稳定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有效对冲了少数发达国家升高贸易壁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成功开辟了新的、更具潜力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了我国多元化的贸易伙伴网络。可以预见,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便利化措施的不断落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将持续为我国外贸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增长动力。
内需方面,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呈现出稳健的复苏态势。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特征,这一增速符合预期,也充分展现了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大环境下,消费增长的意义尤为重要。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稳步增长不仅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能够有效对冲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并为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坚实的支撑。
尤为令人欣喜的是,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8%,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这无疑是消费者信心提振的有力信号。餐饮消费与居民的社交活动和休闲娱乐密切相关,其强劲增长直接反映了居民消费意愿的增强,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餐饮行业的复苏对整体消费市场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它不仅直接贡献了消费增长,更能够有效带动农产品、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全面复苏注入强劲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数据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同样值得高度关注。这有力地表明,我国工业生产正在加速恢复。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强劲增长能够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尤其是在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所展现出的强大韧性以及完整的产业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我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挑战的背景下,此举不但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如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正蹄疾步稳,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和发展韧性,必将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贡献更大的“中国力量”。
作者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中国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