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老蒋死讯传出后,周公面对记者追问,道出12字评价

章若体育 2023-05-09 10:01:38

中国近代遭受了很多磨难,也产生了很多影响历史的人。

比如孙中山,袁世凯,张作霖,张学良,还有伟人,这些人都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人的影响并不唯一,有些人是产生了坏的影响,有些人则是产生的积极的效应,还有一些则是功过褒贬不一的。

比如张学良就有一定的争议,而蒋介石也是如此。

在1975年,老蒋的死讯传出时,周恩来在面对记者的追问下,道出12字评价。

历史缩影

如果要说起老蒋和周总理的历史缩影,最早要追溯到黄埔军校时期。

当时的老蒋想要招揽人才,便让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张申府举荐。

周恩来便是张申府举荐的其中之一,另一位则是邓演达。

在张申府的举荐之下,周恩来也是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其工作能力自然不必多说,老蒋也是十分认可,但周恩来和老蒋从根本上却并不是一路人。

因此两人大多时候都是敌对关系。

这种关系一直到了1936年12月12日有所转圜,周恩来曾作为老蒋内部的调停人。

在这一时间段内,周公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在保证老蒋的性命之余,促进了一致抗日,因此这时也算是周恩来和老蒋少有的合作关系。

在抗战结束之后,避免内战,成立联合政府似乎是大势所趋。

由此迎来了重庆谈判。

在这次谈判之旅中,周恩来也是担任着大量的具体谈判工作。

至于结果,自然就是双十协定签订并公布。

伟人返回,周公则是继续留下,商讨后续事宜,按照此处发展,基本上内战就不会出现了。

可是老蒋想继续维持独裁统治。

在老蒋的推动之下,内战还是没能避免,饱经战争创伤的中华大地又一次燃起战火。

在这种形势之下,周公和董必武还会见了老蒋,老蒋也是提出了他的要求。

周公对他方案逐条答复,最终双方的这次会谈无果而终,这也成为了周公和老蒋的最后一次见面。

可以说周公和老蒋打了这么多次交道,周公总理对他的评价也是相对准确,最终归纳到了那十二个字。

周总理的十二字评价

周总理的十二字评价:合格的战略家,拙劣的战术家。

战略是从全局角度,侧重于谋略,战术则是进一步去执行,倾向于方法。

如果战略谋划失当,这个组织的利益和发展便会受损。

如果战术不良,就会影响到这个组织的存活。

解释到这里,就能很明显的发现,周总理对老蒋的评价非常准确。

老蒋十分擅长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四大族得利。

可在这种情况下,能让其他利益组织短暂的消停,这也算有一定的能力了。

不过在战术方面,老蒋就不行了。

从整体的军事军策,到具体的战法执行,老蒋甚至还有很多次越级指挥,战术这一点跟伟人简直无法相比。

这就相当于,有了计划却无力去实施。

老蒋总是一种战略战术脱节的情况,即便是他的战略可以走得通,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上,却总是行不通,那失败就会变成必然。

其实核心来讲,老蒋的失败归根究底还是他所代表的,始终都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反观我们,都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去思考,这也是我们能获胜的根本原因。

功过评价

历史向来不具备单向性,秦皇汉武也带有褒贬两性。

此处小小的对老蒋做一些评价,力求客观,只看史料,并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单纯做评价罢了。

如果想要真正做出客观评价,还是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说老蒋某一些积极方面。

其一,老蒋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伴随着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成功完成形式上的统一,这也是老蒋少有的功绩之一。

其二便是抗日时期。

老蒋在正面战场所做的抵抗,也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而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老蒋坚持住了抗战的立场,并在一定程度内抵制了日伪的诱惑,这些还都值得肯定。

积极方面结束后,便是老蒋的过失方面。

其一他在第一次两组织合作时期,曾对我肆意屠杀。

其二是那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此举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也是败笔。

此项政策一直到1936年双十二后,才彻底改变,变成了联合抗日。

其三是在抗日阶段出现的错误认知,也就是皖南事变。

其四,发动内战,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局。

可老蒋却采取了假和平局,真内战的方针。

一方面假意邀请谈判,另一方面却去做内战的准备,最终重现战火。

总体来说,老蒋确实有过一些功绩,但他对革命的所做所为,那是永远无法抹除的暴行。

此处也是把老蒋的一部分功过罗列,此处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对于他的评价都不尽相同,这里还是把评论的权利还给评论区的各位吧。

众人汇集之所,乃评论真正形成之处。

对于老蒋的评价,您还有什么看法,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