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说过:“我要挣不了钱,中国几乎谁的汽车都挣不了钱,我们的财务是真实的。”
说这句话时的2023年,长城汽车净利润70亿元,而比亚迪净利超300亿。
2024年长城汽车净利润126亿元,比亚迪则来到了400亿。“不造假的长城汽车”已经被比亚迪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从已经公布的中国车企2024年财报数据来看,长城汽车净利润仅次于比亚迪,依旧具有较强盈利能力。
尽管长城汽车近年来规模没有本质增长,但国内优化产品结构,海外销售增长,特别是俄罗斯市场意外成为利润福地,让其保住了高盈利能力企业的头衔。
2022年至2024年,长城汽车归属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2.66亿元、70.22亿元、126.92亿元。
俄罗斯哈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这三年净利润分别为27.8亿元、14.9亿元和13.4亿元。
意味着,长城汽车近三年从俄罗斯获得净利润高达56.1亿元,占长城汽车归属股东净利润20%。这其中还不包括长城在俄罗斯设立的汽车销售及零部件公司利润。
尽管长城汽车在俄利润呈现递减趋势,但销量却逐年上涨。2022年至2024年,长城汽车在俄罗斯销售汽车分别为3.2万辆、12.8万辆和19万辆。
为何出现如此反差?
长城汽车在俄罗斯获得高额利润,除了2022年西方汽车在俄乌战争后退出俄罗斯,当地汽车市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外,也与哈弗汽车享受当地免税、政府补贴相关。
2020年9月长城汽车子公司俄罗斯哈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俄制造”)与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以及图拉地区政府签订的特别投资合同SPIC,2020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俄制造在特别投资项目框架内业务合同,所得税优惠税率为0%。
以2022年为例,这一年哈弗在俄罗斯仅销售3.2万辆汽车,而俄制造净利润为27.8亿元,其中汇兑收益、政府补助收益高达22.21亿元。
当年,长城汽车净利润三成来自俄罗斯,当地对哈弗留在俄罗斯付出的努力之大可想而知。

目前,哈弗是唯一在俄运营四大工艺的外国汽车品牌。其为此投资约35亿元,后续又追加投资约18亿元建设发动机工厂,从近三年的收益来看,长城汽车已经收回了在俄投资。
俄罗斯已经变为长城汽车举足轻重的市场。
从销量上也能看出,长城汽车对俄罗斯市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2024年长城汽车销售123万辆,同比增长0.37。其中,海外销售45.41万辆,俄市场贡献高达42%,俄罗斯几乎撑起了整个长城汽车的增长。
尽管长城汽车在俄罗斯获得丰厚回报,但受当地汽车市场有限,消费能力低下等因素影响,其在俄的发展瓶颈已经近在眼前。
今年1-2月,哈弗在俄累计销售21594辆,同比下滑0.9%。而2022年至2024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81%、46%和135.9%。
目前,尽管长城汽车依旧有较好的盈利能力,但从规模和品牌向上的维度来看,其并没有真正度过危险期。特别是国内市场超两位数下滑,并没有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变革带来的发展红利。以及其利润重要支撑的坦克品牌,今年以来也出现近20%的同比下滑,为其今年盈利情况蒙上了一层阴影。
长城汽车越来越与众不同,它很少跟随其它同行做事。从早年砍掉轿车业务专注SUV、几乎独家重金投资俄罗斯、打造复古车型,到最近举报同行作假、批评价格战、不跟随头部车企发布智能化战略等等,长城汽车汽车都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性。
这样的独特性,一定程度受到了魏建军个人特质影响,本身也是其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的底层推动力,但可能也是一把双刃剑,风险如影随形。
但也有例外,去年开始的传统车企“卷董事长”,魏建军听进去了。他不遗余力地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讲长城的技术、价值观,希望能重新夺回一些声量。
随着比亚迪冲破400万辆,吉利、奇瑞、长安很快跻身300万辆,以及汽车行业重大重组开启,4家以上300万辆以上规模的中国车企已经近在咫尺。
长城汽车如果不能在规模上尽快晋级,显然是危险的。
国内市场下滑,最大海外市场俄罗斯出现增长瓶颈,长城汽车的未来在哪里?
这年头,缩量增效是渡过经济危机的最好的方式,吹销量的很快就会被销量的边际效应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