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保改革引起的争议不断,本人也是医保改革政策涉及的对象,为了验证医保改革后参保人的待遇和就医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昨天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去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医保局专设窗口了解我老伴医保改革后侍遇的变化,窗口服务人员对我问的每一个问题进行耐心细致解答,还给了一份当地医保局出台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细则的文件
,文件内容很多,很细,我把主要变化说一下,医改前,我老伴每年医保卡个人帐户返款两千多,不到三千,一次性到帐,医改后每年返卡840元,分两次到帐,退休人员不缴费,在职人员根据个人缴费2%划入个人帐户,单位缴费纳入统筹。门诊起付线年内累计计算为,在职400元,退休200元,最高报销限制,在职2000元,退休3500元,报销比例,根据门诊机构级别在职报销从50%到80%,退休报销比例从60到90%,医疗机构没有的药品可根据门诊处方到指定药店购买,指点药店也能按比例报销,医保卡的资金全家可通用,这就是当前医保改革政策主要内容。
第二件事,我自己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到当地最大人民医门诊做幽门螺杆菌检测,一进门诊中心,那就医的人就是多,挂号处站长队,医报支付窗口站长队,上午11点多了,专家门诊前,还在站队,我前面一位患者要求专家为他开一种胃药,医院没有,专家为他开了处方,自己去药店去买。明显就医人数很多,估计排队在后面的患者上午还看不了病,下午还要再来,感觉医生不够用,部分退休老人有意见,主要是卡里钱变少了,购药麻烦多了,指定药店生意比原来差些。
透过这两件事,我有这样几点感受,第一,政府医保部门为门诊医保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非常祥细政策,有利于政策执行,当然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第二,门诊医保改革大方向绝对值得肯定,参保人员反映最多的卡里钱少了,那个钱是用来看病的,不是个人存款,现在看病比过去更有保障,退休人员起付线只有200元,最高报销限制3500元,还有840元卡内资金,门诊支付加起来实际比原来更有保障,部分人利益受损,实现了全家共济,全社会共济,这本身医保的根本目标,另外,病情大一点可以转入住院,享受更多医保政第。第三,门诊共济改革初期医疗机构准备不足,确确实实给患者门诊看病带来不方便,特别是老年人不方便,主要是门诊点少,看病医生少,报销窗口少且结算慢,医院药品品种少,指定药店购药不方便等等,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尽快拿出方案,不断完善,给广大患者更多方便,也是完善门诊共济改革的重大举措。
你家有矿吧?滿嘴跑火车!
关健是钱抢到不剩什么了,明显吃亏还说啥?得用两千多买米钱买药,这就是体验。
请你在实践一下报销的工序,也就是从你交费拿到药后,你手里的药单票据是怎么报销的,最后报销完,你有1000元医院票据,能报销回来多少钱。请把这个工序也探索清楚并发布。
你谁?
这又是个拖
到医店买药需医院医生开处方?
以前卡内每月的钱存在卡里,有需要住院时作为自己自费部分的补充,现在可好住一次院自己自费少4至5千多的7一8千,这还是普通病
钱没有[笑着哭]关键医护人员也不好干了
最关键的是,参保人都是跟国家有关部门签了合同的,咱们老老实实的每月一分不差的交保费,可医保呢?一点契约道德不讲,单方面修改合同关键条款,还振振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