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读明史的时候,洪都之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朱文正和陈友谅,在我读了很多的明史故事后,现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子明。
1363年,艰苦的洪都之战,陈友谅看着一时半会是赢不下来时,采取了围困的策略。洪都守军在朱文正的领导下,还在坚持着。想寻求援兵的洪都守军的首要任务,是有人要把战况汇报给朱元璋。
此时,张子明站了出来。他挺身而出,去找朱元璋寻求救兵,为自己的战友们赢得一线生机。他突破了陈友谅的士兵的围追堵截,白天休息,晚上赶路。
半个月后,张子明终于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一路风尘仆仆。
面对朱元璋询问现在的战况如何,他的回答显示了智慧。
他的回答,一方面说了陈友谅的兵力占优势,但是他们已经疲惫了,而且江水日渐枯竭,实际上陈友谅的巨大的战船的优势没那么大了,也说了只要朱元璋派援兵去救洪都,他们就能战胜陈友谅。
后来回来的路上,张子明被陈友谅的士兵俘虏,这时候又显示了张子明的勇气。他假装答应劝降朱文正的守军,实际上,却是站在城楼前告诉了自己的战友们,援兵很快就到,请继续坚守。
陈友谅当然不能放过张子明,大怒之下,把张子明杀了。
很多次,我看洪都之战的战争描述,都想象不出来,这样的一个千户,是怎样的勇气,让他能够如此大无畏。
那时候是元末,局势并不明朗,什么样的信念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时候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元朝的统治,把人分成四等,百姓的生活很艰难。
这些参加朱元璋的红巾军的人,也是因为吃不上饭,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走上了这条路。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一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路。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三位角逐天下,谁能笑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就当时的情况而言,陈友谅的兵力是占有优势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子明仍然选择了忠于他的战友们。平日的战友情,他们平时的朝夕相处,让张子明选择了站出来,给自己战友希望。哪怕这希望渺茫,但是他仍然愿意为了这一丝的希望,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总觉得,有些人生来就是带有使命的,当他的使命结束了,他一生的故事也就结束了。
后来的故事,张子明也看不到了,战争胜利后,张子明配享洪都功臣庙,也被追加封侯。
我看到的史料里,没有找到关于张子明的家人是否因为他封侯而受到照顾,这样的一个千户,在元末名将辈出的时代里,显得那么不起眼。
而且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实录》,说句实在的,能记录这样的一个千户的故事,已经在古代史里的那种宏大叙事中显得不容易了。也正因为《明史》《明实录》中记载了张子明的名字,我才得以在几百年后,记住了这样一个千户的故事。
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永远也逃不开动物的本能,哪怕人是受社会化的影响很大,但是在生死关头,动物的本能是想让人保命的。但是总有一些人,可以在生死关头超越了动物的本能,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全更多的人。
上个月我看了一本关于叔本华的哲学书,他认为怜悯是伦理学的一个不解之谜,怜悯是一种原始的反自私的特征,存在于我们的身上。这儿的怜悯,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
对于生命的渴求,很多时候都会让人在绝处逢生,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这是一种生命意志。但是人在生死关头,主动选择放弃生命,那是一种超越了原始的对生命的渴望的选择。
有时候我在想,张子明当时害怕不害怕?我觉得会害怕,因为这是人的本能,你可以问问你自己,怕死不怕死。
活得越久,在世界的留恋越多,我没有看到史书关于张子明家人的记载,也不知道他参加那场战争的时候,那时是否还有家人,因为元末,像朱元璋那样,父母亲人离世的,也不少。
总之,他的生命定格在1363年,陈友谅的生命也是被定格在那一年。朱元璋率领部队来救援洪都,两方人马在鄱阳湖大战。等陈友谅意识到情况不妙,准备逃跑的时候,一支流矢射中了他。就此,陈友谅的故事结束了。
一个千户,和一个枭雄,在1363年都消失于这个世界。几百年后,大明王朝的故事早就结束了,鄱阳湖依旧在看着这世事变迁,如果鄱阳湖有思想,它是否会想起来几百年前的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史料参考:《明史》《明实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