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历史上,有两位非常厉害的谋士,李善长和姚广孝,两人的结局截然不同。一位因为胡惟庸案,最终没能善终,一位在辅佐朱棣登基后,异常低调,最终得以安然终老。今天分析一下这两位人物。
一 李善长和姚广孝的性格不同李善长的性格看起来是比较小心谨慎的,李善长和朱元璋刚相识的时候,他俩的对话里,朱元璋问他怎么才能平定天下,李善长的回答滴水不漏。一方面提议朱元璋效仿刘邦实行仁政,一方面还提到王气,暗示朱元璋是受到上天的垂帘的。
李善长的高情商的展示出来,又给朱元璋提了建议,还暗暗地给朱元璋戴了个高帽子。
这种性格,在古代的谋士里,是比较典型的,谨小慎微,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是背后是有风险的。
宋濂,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对他也很器重。李善长把宋濂,刘基推荐给朱元璋。
结果宋濂因为孙子的事被流放,后来死于流放途中,刘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究竟是胡惟庸自作主张加害刘基,还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干的,这事是有分歧的。
而姚广孝的性格,其实和这些人是不同的。
姚广孝和朱棣的故事,姚广孝曾经和朱棣说,臣侍奉大王,有一白帽子送给大王戴。
这话说的够大胆,当时的帝王可是朱元璋,当朝帝王还在,就贸然和藩王说,你有当皇帝的潜质。
如果朱棣属于胆小这种,那估计都没有姚广孝和朱棣以后的故事,到这个时候,姚广孝的故事就结束了。
李善长和姚广孝,两人选择投奔的时候,其实都不再年轻了,所以李善长的谨慎是正常的,姚广孝则是剑走偏锋了。
二 李善长和姚广孝的职责不同和姚广孝相比,李善长的管理范围更广,他要负责协调将领和士兵之间的关系,可见李善长确实属于长袖善舞的人,李善长还要负责粮草的转运,这项工作可是非常重要。
《明太宗实录》卷97,在朱棣和大臣们商讨北征的对策时,有一句是“宣府以北则用武刚车三万辆约运粮二十万石踵军而行”,从这组数字中可见,行军打仗的时候,需要的粮食数量是非常大的,怎么统筹管理,不出错,是一个非常考验统筹管理能力的事情。
姚广孝是朱棣这支队伍的军事和心理辅导员。
朱棣起兵的时候,风云突变,风雨交加,王府的瓦片都掉落下来,众人都在惶惶不安的时候,姚广孝发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能力,告诉大家,这是吉祥的征兆,风雨交加,那说明飞龙在天,王府的瓦片掉了,那说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即将换成黄瓦。关键时候,先把队伍的军心稳住了。
在整个战争处于焦灼的状态,姚广孝提议京师薄弱,直接打京师吧。朱棣采用了他的计策,放弃攻击那些让他受挫的城市,直奔京师,渡江把京师拿下,再处理这些顽强抵抗的南军。
这个计策也收到了奇效。
这就是关键时候军师的作用,从一个点一个面的计策中跳出来,从整个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如何赢得战争的胜利,这种大局观,是一个军师的军事素养。
这需要很大的胆量,如果这种计策出错,那可是对于整个大局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就是说,这是典型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的计策。
姚广孝对于局势的把握,其实是有他独到见解的。就像对于方孝孺的态度上,他知道方孝孺不会投降,但是他知道,当时的方孝孺在读书人中的地位,于是他劝朱棣,如果方孝孺不投降,不要杀方孝孺,不要绝了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姚广孝这个建议,一是因为他惜才,姚广孝本身就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在朱棣登基后,他还和解缙等人一起主持编纂《永乐大典》,他如果没有才华,朱棣仅仅会因为信任,就让他坐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吗?别低估姚广孝的才华,要知道和他一起主持此项工作的解缙,那是明朝有名的才子。
还有一点,他知道朱棣杀了方孝孺后的后果,事实也证明了,朱棣的残暴,受到了很多的人的怒骂。
这个建议也能看出来,姚广孝对于局势敏锐的判断。但是朱棣不听他的建议,执意要杀方孝孺。
三 功成名就后两人的态度不同我们从史料分析来看,在李善长和姚广孝功成名就之后,他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明史》上记载了这样的一个细节,在明朝建立后,李善长曾经和刘基争论法令的事情,以至于辱骂刘基,这让刘基感到非常不安,请求归乡。
刘基是李善长推荐给朱元璋的,两人其实属于截然不同的两个地域。在古代,同乡之情,是非常看重的,如果两个人是老乡,那么天然的就会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影响到一些关键时候的选择。
从《明史》记载的这个细节上,可见李善长的强势。就像前文分析的,其实李善长性格是谨慎的,这时的刘基也不是普通的文臣,李善长竟然都这么强势,那么李善长对于其他人呢?
一个谨慎的人,变得如此强势,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么地位的变化,封公之后的志得意满,可能就是影响他走向这一步的关键。
李善长也是感受到某种危机,于是他请求辞归,但是身居高位,退又退的不彻底,后来的胡惟庸,正是他推荐的,而且他和胡惟庸,又有着亲戚关系,他的弟弟李存义,李存义的儿子是胡惟庸的女婿。
后来正是李存义和胡惟庸劝说李善长,而李善长的话语里的意味深长,给朱元璋种了一根又一根的刺,最终朱元璋对李善长下手,就算有免死铁券,当朱元璋想杀李善长的时候,没有人能救李善长。
对比李善长,姚广孝在朱棣登基后,异常低调。上朝的时候正装出席,这个时候他是一个朝臣,下朝的时候,他在寺庙里穿着僧衣,他就是一个和尚。
朱棣对他是很尊重的,他称呼他是少师,而不直接称呼名字。
朱棣交给他的事情,他兢兢业业。朱棣让他去赈灾,他就去赈灾,让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他兢兢业业完成,他知道,此时双方的位置已经变了。
朱棣给他的尊重,他必须接着,他不能把朱棣的尊重,当成理所当然。朱棣给他的奖赏,他分给自己的宗族,一方面显示皇恩浩荡,一方面又显示自己对于权力,荣华富贵的态度。
对比前面的分析,姚广孝性格中是有喜欢险中取胜的特点的,但是当荣华富贵来到的时候,他又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如果姚广孝是一个非常有边界感的,他知道什么时候他能显露锋芒,什么时候又应该低调做人。
越是功成名就,他就越谨慎。
他谨慎到什么程度?就算建议释放溥洽,都是在临死前说的。
溥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他是建文帝时期的主录僧人,建文帝失踪后,有人说他知道建文帝的去处,甚至还有人说,建文帝就住在他的住处。朱棣后来就把他囚禁起来。
对于这么一个敏感人物,姚广孝直到临死前才敢提。他知道登基后的朱棣,是敏感多疑的。临死前提出来,无论朱棣答应与否,那是朱棣的选择了。更何况临死前的最后愿望,朱棣出于多年的情谊,答应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最后确实朱棣答应了。其实朱棣和姚广孝都明白,建文帝的失踪,是朱棣心头的一根刺。对待建文帝身边的人,姚广孝是非常慎重的。
在古代,君臣之间尺度和距离的把握上,确实考验人。从姚广孝的处理方式看,看来也确实是吸取了李善长的教训,最后姚广孝得以善终。
写到最后,想起来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史料参考:《明史》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