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是明朝的著名才子,颇具争议,为什么他的下场悲惨?

书童读史 2023-06-07 09:14:47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中进士,这一年,解缙还正年轻。

朱元璋对于解缙非常看重,经常把解缙叫到跟前。朱元璋曾经对解缙语重心长地说了句,你我恩犹父子,你当知无不言。

朱元璋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朱元璋是随意一说,以显示圣恩?还是内心里真得希望解缙可以大胆地说?

解缙是把这事当真了,他连夜赶稿,第二天上万言书,写得情真意切,针砭时弊,慷慨激昂。

朱元璋面对着解缙的万言书,陷入了沉思,最后和解缙说,大才啊!

朱元璋估计也没想到,这家伙的执行力这么强,今天让你知无不言,明天就上万言书了。

可见年轻就是有热情,此时的解缙,确实书生意气,有着理想和抱负,他也是希望可以施展自己的平生所学。

年轻意味着热情,也意味着冲动。解缙还曾经跑到兵部里找差役,语气非常傲慢,这就惹恼了兵部尚书沈溍。

沈溍一道奏折,于是,昔日让解缙知无不言的朱元璋,这次说,解缙散漫,并且放纵自己。

于是,解缙改任御史。

这时候的解缙还以为这是帝王的一时之气。

当胡惟庸案牵扯到李善长,李善长被处死,解缙站出来了,他代王国用起草了一份奏疏,为李善长辩解。

解缙确实是胆子大,胡惟庸案牵扯了那么多人,连韩国公李善长最后都没逃过朱元璋的手掌心,一个小小的年轻官员,竟然敢为李善长说话。

这还没完,解缙又为同官夏长文草疏,弹劾御史袁泰。这样朱元璋终于受不了解缙了。

当解缙的父亲来了后,朱元璋对他说:“大器晚成,如果你的儿子继续进学,十年后,再重用他也不迟。”

听到这消息的解缙,如同晴天霹雳,当初你让我知无不言,怎么我才发挥了这么点,你就受不了,要放逐我十年呢?

解缙当然不懂,因为他还年轻。

1398年,朱元璋去世,解缙入京师。解缙万万没想到,有人弹劾他违背朱元璋的圣旨,而且此时解缙的母亲刚去世还没葬,他的父亲90岁了,弹劾他的人认为谢晋不应该远行,于是解缙被贬到了河州。

河州路途遥远,幸亏礼部侍郎董伦被建文帝所信任,而董伦和解缙还是有点渊源的。后来在董伦的推荐下,解缙被召为翰林待诏。

这些仕途的浮沉,对于解缙后来的选择影响是非常大的,他终于明白了,他想实现他的抱负,他就得低头。他有才华,但是才华不足以让他位极人臣。

在朱棣即将进入南京城的时候,解缙和几个好友面临着选择,王艮以死明志,解缙和胡广投奔朱棣。

这时候的解缙,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

朱棣对于解缙,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有方孝孺那种宁肯死,也不愿意为朱棣起草诏书在前,朱棣还是要对归顺自己的读书人手下领情,更何况解缙才华横溢,朱棣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解缙。

解缙进入了内阁。内阁是明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机构。自丞相废除后,朱元璋就不允许再立丞相,但是皇帝一个人干不了那么多事,于是朱棣想了个办法。

朱棣开设了内阁。

朱棣刚开始的内阁7人,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朱棣对于解缙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让解缙和姚广孝等人一起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工作。

但是还没完全编纂完成《永乐大典》完全成书,解缙就被贬到广西。因为解缙掺和到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中。

在朱棣决定立太子的时候,在朱高煦和朱高炽之间犹豫不决,朱高煦是朱棣比较喜欢的,他在靖难之役中也确实立了大功,而朱高炽最大的优势是他是皇长子,而且仁孝。

解缙关键时候提了一句“好圣孙”,于是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于是朱高煦就盯上了解缙。大明王朝的继承人的选择问题,这事掺和进去就是高危的,但是解缙认为自己有足够能力处理这些事情。

事实证明,他最大的问题是他太高调了。朱高炽确实在1424年当上了皇帝,但是从1407年二月开始,解缙就逐渐远离了大明王朝的权力中心。

1407年,从被贬广西开始,解缙的人生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先是被贬到广西,后来改成了交阯。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师,正好朱棣北征,解缙见了皇太子就回去了,这就给朱高煦留下了把柄,朱高煦和朱棣说,解缙私自见皇太子,又径自回去,没有人臣礼。

朱棣一听,大怒。

这事情非常敏感,解缙不等着朱棣回来,见完了皇太子就走,朱棣这敏感多疑的心,肯定会多想。

这事在朱棣心里种下了一根刺,但是还没完,解缙后来又做了一件事。

解缙上疏请数万人凿赣江,以通南北。他没想到,他的最大危机马上就要来了。

在朱棣看来,解缙奏的这事是劳民伤财的。

永乐九年,解缙被下了诏狱。

狱中的解缙生活怎么样,《明史》中没有详细记载。

永乐十三年,锦衣卫统帅纪纲把囚籍给朱棣看,这些名字中,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问了一句:“解缙还在吗?”

纪纲听了朱棣这话后,给解缙摆上了好酒好菜,解缙大醉,纪纲把解缙埋在了积雪中,就这样,一代才子,死在了雪中。

这种死法,史上也是比较罕见。

永乐十三年是1415年,朱高炽登基是1424年。其实朱高炽的太子位置,确实不稳,多次面临着危机,多亏了杨士奇从中巧妙维护,杨士奇在这事上做得滴水不漏,以至于朱棣都没有对他怀疑,所以朱高炽登基后,对杨士奇是非常信任。

和杨士奇相比,解缙还是高调了些,解缙最终都没等到朱高炽登基就身死,如果他没有掺和这些,他会不会有个更好的结果?

史料参考:《明史》《明太宗实录》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1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