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就加入?宝马官宣加入华为

超级看车玩车 2025-03-22 22:24:46

3月17日,宝马集团宣布与华为终端达成战略合作,成为继奥迪之后第二个与华为深度绑定的德系豪华品牌。

据了解,宝马将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推出包括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开发更多HarmonyOS NEXT多元化智能应用与功能。其中,基于HarmonyOS NEXT开发的BMW数字钥匙功能将于年内上市,深度集成的HUAWEI HiCar将于2026年率先搭载在本土生产BMW新世代车型上。

从奥迪到宝马,为何越来越多传统豪华品牌,开始加入华为的阵营?

首先从销量上看,宝马的2024年财报数据堪称 “至暗时刻”,根据宝马集团发布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宝马集团营收为1423.8亿欧元,同比下滑8.4%;息税前利润从2023年的170.96亿欧元降至109.71亿欧元,同比下滑39.2%;此外,利润率也从11.0%下降到7.7%。销量方面,2024年宝马集团全年销量245.1万辆,同比下滑4%,其中中国作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单一市场,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13.4%至71.45万辆,在BBA中跌幅最大。

其次,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宝马旗下多款车型在之前开始降价,终端优惠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降价策略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低价销售还压缩了利润空间,经销商为完成销售任务,不得不自掏腰包补贴。

归根结底就是:日子不好过了。

在国内,BBA一直以高端、豪华形象示人,品牌价值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一直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技术优势,但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背景下,BBA在品牌价值维护上遭遇挑战,逐渐暴露出了短板。

数据显示,中国高端车市场智能座舱渗透率已达78%,而宝马车机系统用户月活率不足30%。当蔚来NOMI能识别方言段子,小鹏XNGP可征服重庆8D立交时,传统豪华品牌智能化、智能驾驶严重掉队,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有些力不从心,份额也被不断蚕食。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宝马最终还是选择了与华为牵手,来弥补智能化这一短板。

车叔看了一下网上的舆论,很多网友对宝马这一做法表示不理解,认为宝马此举是“失节”、“没骨气”。

但仔细一想,是企业就要赚钱不是?面子又不能当饭吃。

在车叔看来,此次与华为牵手,正体现了宝马力求变革的“决心”。

2024年宝马虽然利润下滑,但其在研发投入上却毫不吝啬。2024年研发投入达91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1%,约占集团营收的6.4%。

宝马计划在2025年迎来电动化的两大重要里程碑:全球新能源车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纯电动车累计交付突破150万辆。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宝马正在加速推进电动化战略,加大对电池技术、电动平台等方面的研发。据了解,2025年宝马在中国市场会推出10多款BMW新车型,包括已经上市的全新BMW X3长轴距版。

面对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宝马已经做出了改变,但市场会不会为此买单,就要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如今的汽车品牌,已经逐渐从卖产品,变成了卖体验。当汽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智能终端,技术竞争的维度已经从单一功能转向生态体系。华为鸿蒙通过手机、汽车、家居的无缝互联,构建起“第三生活空间”;而比亚迪依托全栈自研打造垂直整合生态;小米、蔚来等品牌则以用户社群为核心拓展服务边界。

这种生态竞争的本质,是对用户数据主权与场景控制权的争夺。对于传统豪华品牌而言,与华为合作既是技术补课,更是战略止损。

其中,小米SU7 Ultra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中国消费者已经接受了“国产车卖高价”的局面,但前提是产品必须具备与价格匹配的智能化体验。这意味着,对于宝马这种豪华品牌来说,都需要在智能化方面不断投入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让用户体验到与之价格匹配的价值感。

从大众牵手小鹏,再到奥迪宝马牵手华为,充分印证了,只有深度融入中国生态,才能在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稳脚跟。未来的豪华车市场,或许不再有 “德国造” 与 “中国造” 之分,只有能否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差异。

谁能赢得用户,谁就能在残酷的存量竞争中活下去。

*部分图片以及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0

超级看车玩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