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一男子吹嘘说:
“我老婆,自己在家睡、自己去逛街、自己去旅游、自己能做饭。
怀孕自己做体检、自己带孩子。谁敢在她面前自称女汉子?”
结果下面有人评论:
“在我们村,一般这种情况,都管她叫寡妇。”
搞笑之余,不免心酸。
如此“丧偶式”的婚姻,只会让女人在悲伤中游弋。
因为婚姻带来的温暖越来越少,孤独却越来越多。
有人就说:
“一个家庭里,如果妻子自己赚钱,自己做饭,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这个家离散就不远了。”
原来,比出轨更可怕的,是明明结婚有老公,却活得像单身。
日日夜夜,唯有孤独相伴。

01
女人最大的悲哀
就是过度牺牲自己
微博上,有人倾诉自己和奉献型妻子的困境。
说自己虽然感激她,但实在喘不过气。
他的妻子非常擅长操持家务,比如自己工作繁忙,她就包揽所有家务;她明明也想出去社交,但还是默默照顾孩子;总是很体贴、很懂事,从不会任性地提要求……
或许有人会羡慕这样的妻子,但真正的婚姻不是这样的。
那些付出和牺牲,一开始让人温暖,后来只会让人愧疚。
自己永远在享受她的好,却不知道她真正想要什么,好像和一个没有自我的保姆生活。
这样的相处,真的很压抑……
这就是过度牺牲,不仅在婚姻中越付出越让对方逃离,在其他关系中也是“费力不讨好”。
韩剧《82年生的金智英》,就讲述了奉献型女主的自我迷失之路。
女主非常习惯委屈自己,照顾家人感受;每次决定都要考虑很久,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即使自己不情愿的,为了家庭也默默承受,从不拒绝家人的要求……
但这些并不能让家人记住你的好,他们只会觉得你理所当然、好控制。
有句话就说:
“一段健康的婚姻,应该是两个完整的人的结合,而不是一个人的自我牺牲。”
不管和谁结婚,女人都不应该过度牺牲自己。
只有先学会好好爱自己,才有精力去爱家人。
也只有先爱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爱。

02
再好的婚姻
都会死于理所应当
亦舒说:
“任何关系里,付出了真心,自然渴望被珍视。”
婚姻更是如此。
没人愿意自己的付出,被视作理所当然。
一味地索取,却不懂付出,再爱的两个人,也会产生裂痕。
知乎网友@小雅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她跟老公是大学同学。
刚结婚那几年,老公事业心重,经常加班到深夜,家务几乎全靠小雅一人承担。
小雅体谅老公的辛苦,默默地操持着家里的一切,从未抱怨。
但时间久了,老公却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甚至开始对小雅的付出视而不见。
有一次,小雅生病发烧,躺在床上难受得厉害,老公却只顾着玩游戏,连一杯热水都没给她倒。
那一刻,小雅的心彻底凉了,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免费的保姆,被老公随意使唤。
经过这件事,小雅才明白,不能对一个人太好,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地来索取。
她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自己的付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看过这样一句话:
“我每天为你做一件事,你习惯了,觉得理所应当,哪天我不做了,你就抱怨。”
要知道,没有人生来就有义务对别人好。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习惯了拥有,便忘记了珍惜。
这世上最伤人的,就是我为你倾尽所有,你却觉得理所当然;我把你当爱人,你把我当佣人。
毕竟,建立信任需要很多年,摧毁信任只需要一瞬间。
单向付出的婚姻,总有一天会走向终结。
懂得珍惜每一份付出,才是维系婚姻的最好方式。

03
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
有事一起扛,凡事多体谅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夫妻是彼此的灯塔。”
寥寥数语,道出了婚姻的本质——
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都是互相的。
早年间,钱钟书在清华大学任教,生活琐事缠身,无暇顾及。
杨绛便主动承担起家务,洗衣做饭,照顾起居,让钱钟书能够安心搞学术。
钱钟书也心疼杨绛的付出,尽力分担家务,笨手笨脚地学做饭,只为让妻子轻松一些。
两人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精神上互相支持,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
钱钟书曾对杨绛说:“遇到你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娶了你之后,我从未后悔过。”
而杨绛则对钱钟书说:“有你在,我便觉得安心。”
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两人的爱情一直坚守了60多年。
夫妻之间,有付出,有回应,才能让感情更加牢固。
你为我遮风挡雨,我为你洗衣做饭。
把对方的付出放在心上,懂得珍惜,婚姻才能长久走下去。
夫妻之间,都是相互的。
你在成全对方的同时,也是在成全自己。
人生这条路上,只有互为依靠,携手同行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就是夫妻有事一起扛,凡事多体谅。
因为家庭的幸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两个人的共同经营。
当夫妻双方都能体谅彼此的付出,携手面对生活的挑战,家庭便会成为彼此最温暖的港湾。
所以,别让生活的琐碎,磨灭了彼此的温情。
珍惜每一份付出,体谅每一份不易,才能让家庭长久幸福。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一句话:
“好的关系,就像两棵树,独立生长,又彼此依偎,共同抵御风雨。
只有这样,这段关系才能健康、长久。”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真正美好的婚姻,便是你陪我走过低谷,我伴你迎接辉煌,只有这样,感情才能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