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次地王潮来了!2025年全中国所有手里有房的人要注意了

大伟一线看楼市 2025-04-05 01:55:23

仅仅过去三天,杭州地王又被刷新了!

2月26日,上海地王楼面价16.1万。

3月18日,北京地王楼面价10.2万。3月25日,杭州地王楼面价7.7万。3月27日,成都地王楼面价4.1万。仅仅16天成都再次刷新楼面价记录,住宅楼面价首次突破4万元。

从3月25日滨江水电新村项目的77409元/㎡,一下子跃升到(3月28日)建发蒋村项目的88029元/㎡。

杭州地价超8.8万元/㎡,名义地价超越深圳,仅次于上海、北京。

这一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政策不断放松、市场信心逐渐恢复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弹药充足”的央国企更是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纷纷出高价抢拍优质地块。

地王频出与二手房成交量回升形成共振,释放市场触底信号。土拍市场“地王”频出,将进一步重塑城市价格体系,对楼市止跌回稳具有积极意义。

回顾近 20 年中国房地产历史,共出现过 4 次地王潮,分别在 2005 年、2009 年、2013 年和 2016 年。每次地王潮之后,往往紧跟着一轮楼市牛市。而本轮 “地王潮” 的出现,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为什么历史第五次出现地王潮?

房地产上一次被列入中央政府文件作为“消费行业”,是在2003年。

22年前,《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房地产业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并由此明确了“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3年的国发18号文件

但从此以后,房地产再也无缘中央文件的“消费”范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限制政策:从鼓励,到被限制,光阴,不过是短暂的数年。

当时间走到2025年3月16日,在中央政府网站上,头条位置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8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其目的在于:“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提振消费是促进经济的重要抓手

关于房地产的内容,在通知中,位列第四部分“大宗消费升级更新行动”,分别是“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住楼市股市”被首次写进了报告,这说明,高层对于楼市股市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楼市能够再次被中央确定为消费范畴,因为,这事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3月19日中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会议要求,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开展城市体检,找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城市发展短板弱项,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防风险、促发展的更新项目。

要坚决稳住楼市,持续巩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效果,继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顺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立标准、强科技、抓项目,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过往的房地产市场认知中,“地王” 的出现往往被认为会推动房价上涨。地价作为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的上涨必然会增加开发商的成本。当开发商以高价拍下土地后,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空间,通常会将这部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房价上。在过去的地王潮中,例如 2009 年北京广渠门 15 号地成为天价地王后,北京楼市迅速进入单价 3 万元时代。此后,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房价也一路水涨船高。在一些城市,地王项目周边的房价也会受到带动,出现明显的上涨。因为购房者往往会根据土地价格来预期未来房价的走势,当地王诞生时,会引发市场对房价上涨的恐慌,从而促使购房者提前入市,进一步推动房价上涨。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过去,房地产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求旺盛,房价上涨动力强劲。但如今,部分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住房库存积压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较为突出。即使出现 “地王”,这些城市的房价也很难因为地价的上涨而出现大幅上涨。此外,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更加精准和严格,“房住不炒” 的定位始终坚定不移。政府通过限购、限贷、限售等一系列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稳定房价。而且,近年来保障性住房的大力建设和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房价。所以,虽然 “地王” 频出,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价是否会如以往一样随之大幅上涨,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本轮 “地王潮” 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房地产市场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从城市层面来看,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热度高涨,“地王” 频出,而绝大多数城市尤其是低能级的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表现仍旧低迷。以武汉为例,与同量级的成都、杭州等地相比,武汉的地王纪录已多年未被刷新。5 年前,华润拿下武汉二七滨江地王,楼面价 3.06 万元 / 平方米,至今仍是武汉楼面单价最贵的地王。而成都、杭州等地的地王纪录却在不断被改写,此次成都地价更是从 3 万元直接跳涨到 4 万元。

当下正是换房的绝佳时机。一方面,房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处于相对低位,购房成本大幅降低,具体房价下跌幅度,大家心中都有一本账。另一方面,当前首付比例仅需 15%,贷款利率也在 3% 出头,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LPR 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这将直接导致月供成本降低。更为重要的是,从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对房地产市场的托举态度十分明确。因此,如果自身具备资金实力,且有置换房产的需求,只是一直处于观望状态,那么不妨主动出击,深入市场进行调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在过去的福利分房时代,筒子楼普遍存在没有厕所、采光差等问题。

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大力建设商品房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而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人的住房需求在数量上已基本得到满足。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好的商品房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迭代升级。只要衣食住行这些人类的基本需求存在,房地产行业就必然会不断发展。在底层需求不变的基础上,产品的迭代和升级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 10 年,房地产行业将步入一个全面升级的阶段。此次提出新社区必须配备托儿所、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正是充分考虑了当下多数人的实际需求,也是从 “有房子” 向 “好房子” 转变的具体落地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一直提醒广大有房的朋友,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明白没有任何一套房子会让人住满 70 年,及时做好房产置换至关重要。既然 2000 年以前的房子已被纳入更新和改造计划,就不应再有一套房子住 70 年的陈旧观念。房地产市场就如同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如果不想成为最后接棒的那个人,导致自己的财富受损,就必须及时做好向上置换的准备。这就如同手机的更新换代,从最初的大哥大,到后来的老人机、翻盖手机,再到如今功能强大的智能机,甚至出现了三折叠手机,人们不断更换手机以追求更好的体验。而房子作为特殊的商品,不仅具有消费属性,还具有金融属性,是大多数居民最大的财富载体。因此,为了确保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必须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做好房产置换规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