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这一幕幕戏剧性的外交转折,让人不禁感叹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印度这下可是左右为难,四面楚歌。
莫迪会如何应对这场外交危机?他会不会重新考虑与中国改善关系?然而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铁哥们”到“冷战”
谁能想到,昔日的“印太战略 ”核心盟友,如今却成了美国眼中的“麻烦制造者”?这戏剧性的转变,堪称国际关系教科书级的案例。
美国对印度的态度,可以说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前的甜言蜜语,一夜之间变成了尖锐批评,这让莫迪政府措手不及,一时间不知所措。
美国开始对印度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要求印度在中美之间做出明确选择,不允许再玩两面派的把戏,这种强硬态度,让印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压力。
不仅如此,美国还对印度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表示强烈不满,要知道俄罗斯可是印度多年的老朋友,美国这一举动,无疑是在逼迫印度在老朋友和新盟友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更让印度难堪的是,美国开始在人权和贪腐问题上对印度政府发难,这些曾经被美国选择性忽视的问题,如今却成了抨击印度的利器。
美国的态度转变,在印度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美国的背信弃义,也有人认为这暴露了印度外交政策的短视,无论如何,印度政府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
这种局面下,莫迪政府该如何应对?是继续讨好美国,还是寻求新的外交突破口?
左右为难的莫迪政府
莫迪政府这下可真是进退两难,一边是咄咄逼人的美国,一边是虎视眈眈的中国,印度的外交政策就像是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摔个粉身碎骨。
印度一直以来都在玩一场高难度的外交平衡游戏,他们想要既享受美国带来的好处,又不想得罪老朋友俄罗斯,还想在中国面前保持强硬姿态,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在过去确实让印度尝到了不少甜头。
但是现在,这种玩法似乎行不通了,美国的态度转变,让印度的外交策略陷入了尴尬境地,莫迪政府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外交手腕,在国际局势剧烈变化的今天,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印度开始慌了,他们急需调整外交政策,更糟糕的是,印度的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质疑,他们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莫迪政府面临的不仅是外交压力,还有国内的质疑声,印度国内开始有人批评政府的外交政策过于短视,没有长远规划,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让莫迪政府倍感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开始考虑调整对华政策,毕竟在美国态度转变的情况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似乎成了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选项,但是这种转变真的那么容易吗?
就在印度考虑向中国示好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那些曾经在印度市场上叱咤风云的中国企业,似乎对重返印度市场并不感兴趣,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印度的这张橄榄枝,要无人问津了吗?
中国企业的撤离
说起来真是讽刺,就在印度考虑改善对华关系的时候,中国企业却开始集体撤离印度市场,这可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
要知道,前几年中国企业在印度可是风光无限,手机市场上,小米、vivo、OPPO 占据半壁江山,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和腾讯投资的企业也是风生水起,那时候印度市场被视为中国企业的‘第二故乡’。
可现在呢,这些曾经的“印度市场大玩家”纷纷选择了撤离,小米裁员、vivo 缩减业务、OPPO 关闭工厂等这一系列动作,让人不禁要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是因为印度政府的打压,确实近年来印度对中国企业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各种调查、禁令接踵而至,但这真的是全部原因吗?
细究起来,中国企业撤离印度市场的原因可能更加复杂,一方面印度市场的增长潜力似乎已经触顶,利润空间不如从前。
另一方面,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崛起,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似乎对印度市场失去了信心,频繁变化的政策、不稳定的营商环境,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
这种大规模撤离,对印度市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打击,中国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有技术和就业机会,他们的离开,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缺。
然而有人却认为这是印度本土企业的机会,没有了中国企业的强力竞争,印度企业是不是就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自力更生还是对外开放?
面对中国企业的集体撤离,印度政府的反应可谓是出人意料,他们不是选择进一步开放市场,而是高喊起了“自力更生”的口号,这一举动,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莫迪政府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声称要把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想法,但问题是印度真的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要知道,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落后于中国,电力供应不稳定、交通运输效率低下、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可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更让人担忧的是,印度政府似乎对保护主义越来越感兴趣,他们提高了进口关税,加强了对外国企业的监管,这种做法,真的能帮助印度经济发展吗?不少经济学家对此表示怀疑。
当然也有人说,印度这是在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但问题是,现在已经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完全靠自力更生来发展经济,恐怕是不现实的。
印度政府的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不少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他们在印度的投资计划,有分析认为,如果印度继续这种保护主义倾向,可能会失去更多的外国投资。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些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呼吁政府要更加开放,要学会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他们认为,闭关自守不是出路,只有融入全球经济,印度才能真正实现经济腾飞。
结语
印度可能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原本以为抱上了大腿,最终竟然是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归路”。
而在这之后竟然妄想再次让中企帮助印度,这样的想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印度做出那样让人无法原谅的事情,就需要自己承担最终的后果。
参考文章
环球时报2024年8月12日《中印关系正迎来新曙光?》的报道
环球时报2024年8月12日《印媒:同中国打交道,我们须反思》的报道
环球时报2024年3月29日《印度怒了!强硬回击美德》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几十年赚的不够和印度玩儿一次。
毫无诚信的阿三
信亚三你会渣都不剩!
这种左右横跳的垃圾就堵死他。臭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