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我们有时会遇到过这样的一类情形:
在详尽的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的阳性体征很少,即便是进行肌肉与关节的触诊时,也未察觉到显著的异常。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排查,诸如骨折、肿瘤等严重疾病也均被一一排除。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患者所经历的疼痛感受却异常剧烈,且针对肌肉骨骼系统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并未带来明显的缓解效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有可能是“中枢敏化”!
什么是中枢敏化?简单理解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疼痛的感知过于敏感,或者中枢对疼痛的感知范围变大了。往往见于病程比较长,身体组织的损害已经痊愈的患者。按照常理来说,身体的损害好了,由身体损害带来的疼痛应该也会消失才对。
但为何患者还会有疼痛的症状,甚至比以前症状更为明显?
疼痛其实来源于大脑,并不来源于损伤的部位。疼痛是人的主观感受,长期的疼痛会导致大脑感知疼痛的部位变得模糊,而且还会让大脑感知疼痛的阈值变低。这就好像中枢神经过敏了一样,受到一点点刺激,大面积剧烈的疼痛。
举个例子,身体受到了2分的刺激才能感觉到2分的疼痛,现在给予身体1分的刺激,患者也能感觉到了8分的疼痛。这便是疼痛阈值变低了。又比如手部受到了刺激感觉到疼痛,疼痛应该局限于手部,但中枢敏化的人,会感觉到整个上肢甚至肩部都痛。这便是大脑里面感知疼痛的部位模糊了。
中枢敏化如何治疗?1、疼痛神经科学教育
2、分级想象治疗
3、定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