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职场人特别是新人在与领导的相处中,常常会遭遇一些思维上的误区,影响到与领导之间的互信关系。这里例举三个常见的误区,供大家举一反三。
误区一,神话领导。
这类思维上的误区,容易把领导理性化、标签化,理所当然地认为领导总是高大上的,不存在任何隐性需求。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领导也和常人一样,一些上不了台面的隐性需求只多不少。
因此,在职场上我们要善于挖掘领导行为背后的隐藏需求,搞清楚领导的禁忌,这样更有利于我们赢得互信。
有个文友私信我,聊起他的公司空降了一个年轻的业务领导,这个领导最近做了一件十分不得人心的事情。这个领导在调研中发现公司业绩排第一的员工,全年加班时间却是所有员工中最少的一个,于是就坚持取消他的加薪资格。
这个文友主管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他十分苦恼,既不想得罪这个新领导,但是又不想惹事,不知道如何向员工解释清楚这个事情。
对于这个文友的疑惑,我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在没有弄清楚新领导的隐性需求和工作套路之前,不要贸然否定领导的想法和决定,先执行再说,把心思用在贯彻领导的决定上,这样更容易赢得新领导的信任。
第二,转换立场,站在新领导的立场上换位思考,想想领导一上任为什么就拿公司业绩第一的员工来开刀?是杀鸡儆猴呢,还是有其他什么隐性需求?也许加班少只是个借口而已,或许领导还有更大的价值需求,等等。
第三,如果这个文友想进一步获取新领导的信任关系,他还可以进一步搞清楚新领导的职场追求。比如,这个领导可能属于第一象限的“压榨型”领导,他追求的是那种“996”模式的企业文化,自然会拿加班这个问题来做文章造势,从而借这样极端的处罚事件来激发员工整体的工作动力。
误区二,本末倒置。
信任是双向的,这是一种互信关系,它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你被信任,另一面是你信任对方。但是,在与领导的关系中,下属得先信任领导,满足领导的需求,这样领导才有可能能信任下属,再满足下属的需求。
很多职场人偏偏总是弄反了这个顺序,自己还没有满足过领导的任何需求,就迫不及待地希望得到领导的信任,从领导那里得到好处,这个与“天上掉大饼”又有什么不同?
误区三,能力是一切。
这个思维误区错误地把能力等同于领导的需求,天真地以为只要把工作干好,就满足了领导的需求,就会得到领导的信任。
事实真相却是,工作干得好不好,这仅仅是满足了单位和组织的需求,而单位和组织的需求并不能全部覆盖领导的个人需求。
这也就是为什么如果你获得的信任值不足,越有能力反而越让领导忌惮;相反,如果信任值足够高,即使能力不足,领导也会创造机会让你历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