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姜维不惜透支国力,也执意要北伐?匡扶汉室只是掩人耳目!

杨司马说历史 2024-10-19 21:07:35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姜维,蜀汉的名将,明知国力已经透支,却依然执意要北伐,难道他真的只是为了匡扶汉室?这个问题让人困惑。

姜维的每一次出征,都是一次豪赌,其实他的真正动机并不简单。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表面上是忠诚与理想的追求,背后却隐藏着个人的野心和对未来的焦虑。

他希望借北伐复兴汉室,而这一切的背后,可能另有隐情。难道他的决策真的是为了国家,还是另有原因?

正文

公元 214 年,刘备成功入主此地,自此,这片土地上渐次浮现出四股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力量。

首先登场的是元老派,关羽、张飞、赵云等豪杰领衔,他们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在蜀汉的天空。

此外,来自徐州集团的糜竺、糜芳、孙乾等世家大族成员也汇聚其中,为元老派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他们在益州这片新的土地上,或英勇征战,或出谋划策,为刘备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

接着是荆州集团,诸葛亮、庞统、魏延、黄忠、蒋琬、费祎、马良等一众英才,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在诸葛亮的卓越领导下,荆州集团成为益州政权的核心力量。他们以智慧和勇气,谋划着蜀汉的未来,推行着一系列治理之策,为蜀汉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东州派系粉墨登场。以法正、张松、孟达、李严为首的他们,是东汉末年从关中和荆州地区迁徙至益州的官僚士绅。

他们如同漂泊的旅人,在益州找到了新的归宿。因在刘备入川之时立下功劳,东州集团在蜀汉政权中占据了一定地位,成为刘备着力争取的对象。

最后,益州本土士族隆重登场。黄权、刘巴、谯周等土生土长之人,他们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认知。

他们犹如扎根于益州大地的参天大树,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刘备夺取西川的进程中,益州集团却成为最大阻碍。其规模宏大,实力强劲,且根基深厚。鉴于此,刘备对益州集团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致使益州集团在蜀汉政权中逐渐被边缘化。

从政权架构层面加以审视,刘备主要凭借荆州派与元老派来组建执政团队。荆州集团在诸葛亮的引领下,光芒四射,成为益州政权的核心力量。东州集团也因其功劳,在蜀汉政权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益州集团,虽实力强大,却在复杂的政治格局中逐渐被边缘化。

时光悄然流转,蜀中政治势力格局发生重大转变。223 年的夷陵之战,如一场狂风暴雨,让元老派和荆州集团遭受重创。

关羽、张飞先后离世,徐州集团也日益式微,元老派在蜀汉权力核心的话语权几乎丧失殆尽。

与此同时,刘备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精锐部队及骨干将领大多来自荆州集团。夷陵之战的失败以及荆州集团的削弱,让益州集团看到了契机,他们开始蠢蠢欲动,试图谋取更多政治权力。

刘备去世后的 223 年,诸葛亮接过权力之棒。为维持蜀中局势稳定,诸葛亮不得不向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做出一定妥协,让渡部分权力。

至此,蜀汉形成了以荆州集团为主导,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为辅助的政治格局。原本相对单一的政治局面变得更为复杂,官场之人皆不可避免地卷入这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

唯有积极融入其中,方能在蜀中立足并获得重用。而那些无法融入这张关系网的人,将很难在蜀中有所作为。姜维便属于此类人。

姜维出生于天水郡,他的父亲曾在该郡担任功曹,在羌戎叛乱中不幸捐躯。姜维因此被授予郎中一职。

228 年,诸葛亮发动祁山战役,成功攻占陇右地区,开启了北伐中原的宏大征程。

姜维恰在此时投奔诸葛亮。此后,姜维凭借自身卓越的才能和出众的军事素养,迅速崭露头角,赢得诸葛亮的高度赞誉。诸葛亮在给蒋琬的书信中称赞姜维忠诚勤勉、心思缜密,对军事有着深刻的领悟和独特的见解,堪称凉州的杰出人才。

当时的蜀汉,尚未从夷陵惨败的阴影中走出,正面临着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的困境。

诸葛亮迫切需要培养一批能够继承北伐大业的蜀汉二代军事将领。在此情形下,荆州军事骨干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短期内难以选出合适人选。

而益州本土集团又缺乏足够的信任度。相比之下,姜维背景单纯,没有任何派系纠葛,因此诸葛亮对他格外器重,将他视为自己的得意门生,传授他兵法谋略,并让他独立领兵,锻炼他的军事指挥能力。

在随后的数年里,姜维跟随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被任命为征西将军,迅速崛起为蜀汉军队的重要支柱。

公元 234 年,诸葛亮在五丈原溘然长逝,姜维率部负责殿后事宜,而后返回成都,被任命为辅汉将军,获封平襄侯。

尽管姜维成功踏入蜀汉军事决策层,而在诸葛亮临终之际,却并未将自己的事业托付给姜维。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缘由。

其一,姜维加入蜀汉的时间相对较晚,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中,根基尚浅。

其二,诸葛亮深知蜀汉的权力关系网犹如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要想让刘备的基业得以延续,必须由一位既值得信任又经验丰富、稳重可靠的政治家来主持大局。

于是,诸葛亮最终选定蒋琬来主持蜀汉大局,而在蒋琬之后,又指定费祎接班。

毫无疑问,蒋琬和费祎皆出自荆州集团。他们在蜀汉政权中拥有较高的威望和丰富的政治经验。

诸葛亮深知,荆州集团作为刘备入川的重要力量,在维持政权稳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蒋、费二人作为荆州集团的元老,能力出众,足以镇住各方局面。

而姜维始终处于一种 “羁旅讬国” 的状态,在政治影响力和人脉资源等方面,显然不具备掌控大局之人应有的能力。

当然,蒋琬、费祎皆为文官出身,缺乏年轻有为的良将辅佐。所以,最为理想的状况是蒋、费二人统领全局,而姜维则独当一面继续北伐。

只可惜,美好的愿景终究未能抵挡住时间的侵蚀。荆州派作为客居的政治集团,缺乏深厚的根基以及充足的人才储备。

与之相反,益州集团则通过不断繁衍,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时间的流逝,荆州老一代的元勋们渐渐凋零,权力也逐渐被益州派所填补。

从 234 年至 244 年,蒋琬执掌蜀汉大权。在此期间,蒋琬大体上能够遵循诸葛亮的遗志,坚持北伐方针,但也进行了一些修正,改变了以往 “无岁不征” 的局面。

这其中,虽然主要原因是益州连年征战,导致人力物力消耗殆尽,但也多少受到了益州本土派的影响。

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蒋琬认为出兵秦川,道路艰险,往来不便,计划由水路进攻曹魏,然而这一计划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最终只能无奈作罢。

这背后,益州本土势力的反对声音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担忧战争会进一步消耗益州的资源,影响本土百姓的生活。

244 年,心力交瘁的蒋琬辞去了一切军政要职,交由费祎接任。

费祎执政的九年时间里,北伐的姿态逐渐变得消极保守,转而致力于保境安民,基本与益州本土派系达成了某种妥协。

费祎清楚地认识到,蜀汉的国力已经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北伐战争,同时,他也需要平衡各方势力,以维持政权的稳定。然而,随着荆州集团的进一步衰落,蜀汉内部的政治斗争反而愈发激烈。

253 年,费祎在一次宴会中酒醉,被魏国降将郭修刺杀身亡,而这背后的主谋始终未能查出,成为了蜀汉的一桩悬案。

有学者推测,这一事件很可能与蜀汉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关。在蒋琬、费祎执政的十多年时间里,姜维先后五次出征,但都未能取得重大战果。

因为他受到成都朝廷的诸多牵制,尤其是费祎,每当姜维想要兴军大举北伐时,费祎常常加以限制,只给他不超过一万人的兵力。

所谓的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在这个时候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等到费祎遇刺身亡后,姜维终于获得了执政蜀汉的机会。但此时放眼望去,满朝文武早已被益州派所占据,他们对北伐嗤之以鼻。

姜维一向以诸葛亮的继承人自居,再加上他自幼在西北长大,所以很难融入益州派。

那么,他该如何独掌大权呢?姜维唯有仿效诸葛亮,举起克复中原、重兴汉室的旗帜,通过不断北伐,以此牢牢抓住军权。

从费祎遇害后,姜维从 253 年至 257 年,年年发动北伐。魏军守军王经实在想不明白,质问如今魏蜀吴已呈三足鼎立之势,如此执着地北伐究竟是为何。

姜维竟以 “司马师无故废主,邻邦理宜问罪” 为由搪塞,然而司马家族废的是魏帝,而姜维要复兴的是汉室,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所以,姜维的目的绝非匡扶汉室,而是为了转移蜀汉内部的矛盾,树立自身的权威。

姜维的北伐失败标志着刘备的蜀汉政权彻底发生了变质。

姜维自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只要依样画葫芦继续北伐就能把持权柄,但他的谋略权术与他的老师诸葛亮相比相差甚远。

诸葛亮五次伐魏,蜀汉内部基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这是因为诸葛亮以荆州集团为班底,通过拉拢和铁腕手段震慑益州集团。

但姜维既不具备诸葛亮的能力,也没有强大的政治背景。

255 年,姜维准备第八次北伐,张翼公开在朝廷上与他争辩,认为国家弱小不宜穷兵黩武。

257 年,中散大夫谯周写下《仇国论》,痛斥姜维穷兵黩武。事后,谯周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官升一级,成为光禄大夫。

这种情况在诸葛亮时代简直不可想象。当时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仅因运粮不及时、消极北伐就被罢黜。

然而时过境迁,仅仅在诸葛亮死后二十年,政坛形势就已发生了巨大转变,益州本土势力对蜀汉外来统治集团的反抗已达到极为激烈的程度。

克服中原、复兴汉室从蜀汉政权的主流政治纲领沦为人人唾弃的陈旧论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姜维很难有所作为。

再加上他常年出征在外,很少过问朝政,本就政治根基薄弱,导致其在朝中的权力被宦官黄皓及谯周等益州集团侵蚀。

最后,姜维为了避祸不敢回成都,只能避居沓中屯田。

当然,除了政治斗争外,姜维的北伐也确实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国力损耗,导致兵困民疲,怨声载道。

益州集团也正是以此为筹码,对姜维进行政治攻击。至于北伐,姜维多年征战,功绩却并不显著,十一次北伐真正打赢的仅有五次,而且均因粮草不继而退兵。

这不仅反映了姜维在军事战略上的困境,也凸显了蜀汉在国力上的短板。随着时间的推移,蜀汉的衰落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结语

姜维北伐既反映了蜀汉不甘屈居一隅的雄心,也暴露了其国力不济的现实。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其北伐行动体现了个人抱负与国家战略的交织。然而,频繁的军事行动最终加速了蜀汉的衰亡。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政策的制定需要权衡利弊,考虑长远影响,而不能一味追求理想目标。

1 阅读: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