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角度不同。
探春曾说:“我说倒不如小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地,大家快乐。我们这样人家人多,外头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小姐,何等快乐,殊不知我们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厉害。”她这样的千金小姐,倒羡慕“寒素”人家了。
这还真不是探春虚伪或者矫情。去赖大家做客,她也曾“因和他们家女儿说闲话儿”,了解到赖家小园子的收益,是她改革的伏笔。相比与刘姥姥上门,黛玉、妙玉等人不交一言,探春和赖家女儿“说闲话儿”显然是真有兴趣。而“大人家”里的烦难,“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她更有切身体会。
刘姥姥羡慕贾府,喜鸾、四姐儿羡慕大观园,探春反羡慕“小人家”,这不过是各人的立场角度不同。一样的道理,站在尤氏的角度,看周赵姨娘,是“苦瓜瓠子”;而站在袭人的角度,看姨娘们,就未必“苦瓜”了。
尤氏是正妻,对侍妾、姨太太天然有一种心理优势。而且宁国府中,贾珍一手遮天,尤氏并没什么话语权。相应的,她对待丫鬟侍妾,都比较宽容,连银蝶都说:“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这是批评小丫鬟炒豆儿只弯腰、没跪下捧脸盆,可也未必没有指桑骂槐的意思,嫌素云用自己的脂粉招待尤氏,没有“往姑娘们那里取去”——让亲戚大奶奶用丫鬟的脂粉,就是轻慢亵渎。李纨也批评,银蝶也不忿,只有尤氏自己不以为意。
另一次带着佩凤、偕鸾来到大观园,她们“说笑不了,也不管尤氏在那里,只凭丫鬟们去服侍,且同众人一一的游玩”。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尤氏的宽容。
王夫人虽有菩萨之称,为人中规中矩。赵姨娘虽然在贾政面前得宠,在王夫人跟前却形同奴婢:宝玉进门,是赵姨娘打帘子;王夫人找旧衣裳,是带着周赵姨娘;贾母在王夫人屋里用饭,“周姨娘同众婆子丫头们忙着打帘子,立靠背,铺褥子”——这是宝玉挨打之后。因为贾环进谗是宝玉挨打的原因之一,赵姨娘当然要告病回避,否则,她也得和周姨娘一样,与丫头婆子们一起服侍。
周赵姨娘在王夫人面前,当然不比贾珍诸妾在尤氏面前那样随意放纵。所以尤氏看来,周赵姨娘就是“苦瓜瓠子”了。
不过,周赵姨娘的待遇,不能代表所有的侍妾姨太太。贾珍的侍妾,前面已经说了。贾赦呢,邢夫人自己说:“你知道我性子又好,又不是那不容人的人,老爷待你们又好”,这话除了水分,也有几分真实——要不是贾赦顾不过来、邢夫人又放纵,怎么能容秋桐等“或有与二门上小幺儿们嘲戏”、“甚至于贾琏眉来眼去相偷期”的?
就是赵姨娘,在王夫人面前形同奴仆,在贾政那里可很得宠呢。讨要彩霞一回,她有意向贾政说,就很容易等到贾政在她屋里休息的机会。虽然贾政没答应她,可是“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当然未必真的已有人选,但敷衍也是承诺,“再等一二年”后肯定是要一起“放人”的。也就是说,贾政已经答应,把贾环的待遇与宝玉等齐,难怪赵姨娘高兴起来,也不再追着说彩霞,只给王夫人下点儿眼药了:“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难道还不知道?”
探春又曾说过:“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可见贾代善的侍妾,有好几位活到探春记事的年纪。虽然比不上贾母,也算是长寿了,至少没有读者臆想的“宅斗”中全军覆没。而她们的待遇,甚至她们家人的待遇,比如家属死后的抚恤金,也持续了好几十年。
袭人是个小家碧玉出身的丫鬟,曾经穷到“老子娘饿死”的地步,后来虽然“家成业就,复了元气”,当然跟贾府没法相比。
站在袭人的角度,看那些老姨奶奶、贾赦贾珍的侍妾、周赵姨娘,她怎么能不羡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