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市中心的水炮轰鸣声,撕破了中东夜空最后的宁静。当数万以色列民众高举"停止战争"标语冲击总理官邸时,内塔尼亚胡政府以武装镇压回应——这场因加沙战火引发的国内政治危机,正将以色列推向社会撕裂的深渊。
近期爆发的街头运动,创下以色列近十年最大规模抗议纪录。首都核心商业区的游行队伍绵延三公里,涵盖学生、退伍军人、前政府高官等多元群体。前安全局长科恩的现身尤为引人注目,这位曾参与多次反恐行动的铁腕人物公开指责:"当前军事行动已偏离国家利益,沦为政治赌博的筹码。"
军方内部的裂痕同样触目惊心。预备役少将蒂邦带领300名退役军官签署联名信,要求停止加沙无差别轰炸。军事智库"国家安全研究所"报告显示,现役部队士气降至历史低点,逃兵率同比激增220%。这场跨阶层的反战运动,折射出以色列社会对战争合法性的集体质疑。
面对民意沸腾,内塔尼亚胡祭出罕见强硬手段。防暴警察配备的美制M4卡宾枪与战术头盔,与加沙前线装备如出一辙。镇压行动中出现的戏剧性场面——义务兵役制下的新兵对抗参加过五次中东战争的老兵——成为以色列社会割裂的残酷写照。
安全专家指出,政府抽调南部军区第933"纳哈尔"步兵旅参与镇压,暴露出三重战略误判:其一,消耗本应用于边境防御的精锐部队;其二,加剧军警系统内部对立;其三,坐实"战争服务于政治私利"的公众认知。这种饮鸩止渴的应对,正在透支国家机器的合法性。
内塔尼亚胡的军事冒险,与美国大选周期深度绑定。特朗普团队被曝主导"加沙重建计划",其核心内容包含将巴勒斯坦领土切割为"经济特区",实质否定巴建国权利。这种挑战国际共识的提案,为以色列激进派注入强心剂。
但美国的政治投机正引发反噬。民主党籍参议员桑德斯联合32名议员提交议案,要求冻结对以军售直至加沙停火。欧盟则宣布暂停"欧以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涉及每年240亿欧元的贸易份额。国际刑事法院针对以军高层的战争罪调查,更使以色列陷入外交孤立。
当前冲突的特殊性在于,其已超越传统领土争端范畴,演变为意识形态的终极对决。内塔尼亚胡联合政府依赖极右翼政党支撑,住房部长本-格维尔多次公开鼓吹"全面吞并约旦河西岸"。这种政治生态下,任何停火倡议都遭遇内阁强硬派狙击。
巴勒斯坦方面同样面临领导力危机。阿巴斯政府的支持率跌破9%,哈马斯则通过"阿克萨洪水行动"重获话语权。这种双向激进化的恶性循环,使得国际社会推动的"两国方案"愈发遥不可及。
这场危机暴露出以色列民主制度的深层悖论:当民选政府持续背离主流民意,当军事行动沦为政治续命工具,所谓"中东唯一民主国家"的光环正在褪色。前总理拉皮德警告:"我们正在见证锡安主义的自杀式狂欢。"
特拉维夫街头的催泪瓦斯烟雾终将散去,但留给以色列的抉择愈发清晰——是继续充当美国地缘政治的敢死队,还是回归《奥斯陆协议》的和平初心?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中东下一个十年的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