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舞台刚落幕的握手言欢,瞬间被东京一纸军事部署搅动风云。中国外长王毅结束访日行程不久,日本防卫省突然宣布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明确将台海局势纳入作战预案。此番动作不仅撕毁日方此前作出的政治承诺,更将东亚安全格局推向危险边缘。
王毅此行曾与日本首相、外相等高层密集会晤,双方在历史认知、台湾问题等核心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日方多次重申遵守《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然而言犹在耳,防卫省便高调公开新设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其总部选址东京市谷——这个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旧址,此刻挂上“统合作战司令部”牌匾,历史轮回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据日本《读卖新闻》披露,该司令部整合陆海空自卫队指挥系统,配备200人规模的常设参谋团队,可直接协调F-35战机、出云级航母等战略资产部署。更引人警觉的是,防卫白皮书首次将“台湾突发事态”列为重点应对场景,与“大规模自然灾害”并列作为存在正当性依据。这种偷换概念的叙事策略,暴露出日本军事扩张的深层意图。
军事观察家指出,日本此番动作包含三重战略算计。首先是深化与美国的军事一体化:司令部运作模式完全对标美军印太司令部,实现情报共享、指挥链无缝衔接。其次是突破“专守防卫”宪法约束:将台海纳入作战半径,为修改安保条例创造既成事实。再者是配合国内政治议程:执政党借机推动防卫预算突破GDP2%红线,年内计划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
这种战略冒进得到美国默许支持。五角大楼刚批准向横须贺基地增派宙斯盾舰,美日“利剑”联合军演规模创十年新高。值得玩味的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解释新司令部职能时,特别强调“应对中国在东海、南海的军事活动”,这与美军印太司令阿奎利诺的涉华指控如出一辙。
日本军事冒险已引发连锁反应。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严正警告,任何干涉台湾问题的行径都将面临“断然措施”。东部战区随后展开跨昼夜实弹演练,歼-20与轰-6K混合编队穿越宫古海峡。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经济领域:中日贸易额同比骤降12%,日本车企暂停多个在华投资项目,东京股市国防板块却逆势上涨23%。
历史教训警示,日本每次军事扩张都伴随灾难性后果。1937年全面侵华前夕,日本陆军同样以“保护侨民”为名成立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如今新设的统合作战司令部,其战略意图手册详细标注台岛16个关键基础设施坐标,这种作战预案的针对性,远超所谓“防灾救灾”的伪装范畴。
面对急剧升温的台海局势,区域国家纷纷呼吁降温。东盟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反对任何加剧紧张的单边行动”;韩国政府罕见表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就连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改口称“鼓励中日建设性对话”。国际社会的普遍焦虑,折射出日本战略选择的危险性。
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在于,两国经济早已形成深度互嵌格局。日本半导体产业35%的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东京奥运场馆70%的钢结构来自中国厂商。这种“经热政冷”的撕裂状态,正考验着两国决策层的智慧。正如王毅访日时强调的真理:“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当东京市谷的作战指挥中心亮起电子沙盘,或许更该重温大阪城公园中日友好纪念碑上的铭文——以史为鉴,方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