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真实的老神仙!或许影响了整个三国的历史!

夫子掌掌眼 2019-11-08 16:01:54

三国是一卷波澜壮阔的人物群像绘,无论真实还是虚构的人物,他们每个角色都是这汪洋中的一捧浪花,这些传说让三国史之中的很大一部分脱离了正经文字的牢笼化作演义,也让其时甚至是多少年代后的人们的思想可以从束缚之中得到解放,创造出数不清的玄妙故事。

而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于吉这个玄妙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之中,于吉是一个道士,更是人们口中的老神仙!书中言其在吴郡、会稽一带为百姓治病,甚得人心。可偏偏这样的一个人,却不得孙策喜爱,甚至评价其“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最终还是被孙策杀死。

那么许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何孙策就容不下这个百姓口中的老神仙呢?想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分析孙策的实际心理。据《江表传》记载,“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

按照记载,于吉本是琅琊人,在抵达江东以后,经常免费施舍符水,替穷苦百姓治病。随着时间推移,他在民间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很多人甚至还抛家舍业地跟在他身边。

他的威望高到了什么地步呢?“时人皆知于吉,而不知孙策。”渐渐的,孙策心中必然会对于吉生出忌惮之心。在他有勇有谋的外表之下,实还藏着一颗妒忌之心,而这也是大多数的领导者容易产生的状态,在其位忧其事!

所以才有孙策定然要处死于吉的事情,但是真实的历史上又是如此吗?事实上历史上确确实实有于吉此人,而且本身也是道教发展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甚至说他有可能影响了整个三国的进程也不为过!要知道,三国的起源就是由于黄巾贼的暴乱,而早在汉顺帝时于吉已在民间传道。这两件事情有什么关系呢?首先于吉他的道,同张角一样叫太平道。而张角自称的“太平道”,宗旨就出自《太平清领书》。

我们这时候再看一下,《太平清领书》又名《太平经》,相传正是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其成书于东汉中晚期,共170卷。

从这里来看,也就是说张角这个黄巾军的领袖所传播的教义,正是脱胎于于吉应该散播的《太平经》!当然还有人说于吉本身就是《太平经》的作者。不过从内容看,《太平经》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书中“真人”和“天师”互相问答,汇集《太平经》的人,应是真人或其传人,把天师所授的道书,连同问答记录编集成书。

也就是说于吉应该是一个得到此经的布道者,而他也确确实实凭借对于道的理解,走上了和张角不同的道路,在他传授的《太平经》中,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可以说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养性术;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也反映了平均主义和平等理想的朴素民本思想。

而正是这样一个理念,让于吉得以成为了历史之中,得到人们认可的人物。

只不过历史之中的蛛丝马迹,也说明于至大约九十多岁时候,还是被孙策所杀。而这样的事实在当时是很不得人心的,所以孙策死后,就产生了于吉索命的神话,还说于吉的尸体半夜就不见了等等。更是最终成为了三国演义之中充满玄幻色彩的精彩片段!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