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ICH后重启抗凝时间尚不明确。不同研究不同时间:
1.重启抗凝的时间从ICH后10-44天不等
2.最佳重启抗凝时间为抗凝相关ICH后10-30周
3.出血或血栓事件发生在首次ICH后28天以后
4.ICH后重启抗凝治疗可使缺血中卒中和全身栓塞事件下降2倍,最佳重启OAC事件为出血后2周。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颅内出血风险呈剂量依赖性。华法林相关颅内出血具有不可预测性,近 80% 的颅内出血发生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处于治疗范围内时。
部分研究发现具有下述特点可能从重启抗凝治疗中获益:(1)CHA2DS2‑VASc 评分≥6 分; (2)平均年龄78岁,CHA2DS2‑VASc评分3.9分,HAS‑BLED评分3.2分
ICH患者再发颅内外出血或缺血性事件风险较高。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
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和不接受抗栓治疗的患者3年内ICH复发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9%、3.9%和4.4%,而血栓栓塞事件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3%、18.8%和13.8%。
出血风险小同时可最大程度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重启抗凝之间仍未确定。
脑出血类型(自发性或继发性ICH,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和OAC的适应症(房颤、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脏机械瓣膜)会影响患者个体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因此,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取决于临床医生,这种可变性未来需要大型RCT研究来校正。
参考文献:


来源:17神经内科韩征宇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