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有哪些?指标多少算高?饮食注意什么?

老王聊几句 2024-09-17 11:30:33

体检发现自己血脂中的甘油三酯水平指标高了,要不要紧?什么标准才必须吃药?什么样的甘油三酯水平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运动能将指标拉回正常?今天给您个靠谱答案!

甘油三酯,说白了就是一种能给人类这种机器供能的“电池”,医学上讲,就是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分子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酯类化合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脂质就是它,它的“主所”就是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多了,脂肪细胞体积大了,就组成了我们熟知的脂肪组织,所以说可以简单粗暴地认为:由甘油三酯组成的脂肪就是能量来源,就是人体机械的电池,就是供给水源驼峰。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保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多了就会减少,少了就会滋生,吃得多了,动得少了,这个平衡就容易被打破,甘油三酯水平就要升高,但不管或高或低,总有那么一点“油水”在肚里滋养人体。

要问烦人的甘油三酯哪里来?我们可以从内、外找原因:

甘油三酯的来源大体分2种:外源性、内源性。

外源性甘油三酯其实就是吃出来的,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脂肪,需要注意,这里的食物不仅仅指的是各种肉类,凡是味道甜的东西(具有高糖性质)、凡是油腥大的肥肉(具有高脂肪性质)、再或者是富含饱和性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高胆固醇的食物,都会大大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这些食物可在在我们的胃肠中最终被较多地转化为甘油三酯,顺着血液流走穿梭于血管之中。

外源性脂肪的食物,经胃肠消化则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再经小肠黏膜细胞的作用,使之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进而通过淋巴系统释放入血,形成粘稠的高甘油三酯血液。

【高糖食物】包括: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果汁与果汁饮料、奶茶与咖啡伴侣、甜食与糕点、糖果,各种硬糖、软糖、棒棒糖、巧克力等、饼干与曲奇、蛋糕与派等。

【饱和性脂肪酸】包括:全脂牛奶、奶油、奶酪、黄油等。红肉:如肥猪肉、肥牛肉、肥羊肉等。椰子油和棕榈油。快餐、零食和烘焙食品,薯片、巧克力棒和曲奇饼干等。

【反式脂肪酸】包括:蛋糕、甜甜圈、饼干等。氢化植物油或人造奶油,炸鸡、炸薯条。高温油炸食品、薯片、汉堡、炸鸡块等。某些调味料,如沙拉酱、奶精、奶油球等。部分冷冻食品,如冷冻披萨、冷冻炸鸡等。酱料与调味品,番茄酱、沙拉酱、甜面酱等调味品,即食食品,方便面、速冻食品,酸奶与乳制品、果酱与炼乳、含糖早餐饮料,含糖豆浆、米浆等。

内源性甘油三酯的合成,则主要靠肝脏和脂肪组织参与加工,肝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具有旺盛的的甘油三酯合成能力,它利用葡萄糖等能量的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你不知道的、无声无息的生化反应,催化成脂肪酸,而如果此时正好与甘油“喜结连理”,则就形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肝脏的孩子,一般结婚了都不会在家待着,而是随着血液的通道-血管流向远方,有的进入腹部(大腹便便)、有的扎根大腿(坠肉连连)……而如果肝合成旺盛、代谢紊乱,甘油三酯也就会生成不足或增强,导致消瘦与肥胖的发生。

如果我们不幸中招,就应该弄清这个问题:甘油三酯高出多少才必须吃药?

甘油三酯正常值多为0.45—1.7 mmol/L,超标需警惕。处理方式依升高程度及并发症风险而定:

边缘升高(1.7—2.26 mmol/L)时,若无高危因素,首推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控制、运动增加等。调整无效再考虑药物。

轻中度升高(2.26—5.6 mmol/L)伴高危因素者,如冠心病、糖尿病,应及早用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保护心血管。无并发症者先尝试生活干预,效果不佳则考虑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

重度升高(>5.6 mmol/L)风险极高,易诱发急性胰腺炎,需立即药物治疗,如贝特类、烟酸类,快速降脂。同时,持续生活方式调整巩固疗效,确保健康。

总之,甘油三酯管理需个体化,结合病情轻重与风险,灵活调整治疗策略。

那么说了半天,我们仍需通过服药来对付甘油三酯,这里我们推荐行之有效的贝特类药物:

1.非诺贝特

非诺贝特属于氯贝丁酸衍生物类的降脂药,是高甘油三酯血脂患友的专属,对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甘油三酯(TG)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促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对血管危害最大的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加速分解代谢。与此同时,非诺贝特还可以增加载脂蛋白A1和A11的生成,有力地提升了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要知道高密度脂蛋白可是被誉为“好胆固醇”,它的升高有利于降低中风心梗等疾病的风险。

高密度脂蛋白(HDL)之所以被称为“好胆固醇”,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逆向转运功能。在血液循环中,HDL能够像一辆“清洁车”一样,将血管壁上的多余胆固醇(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运输回肝脏进行代谢和排泄,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这一过程对于维护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非诺贝特适合什么人群吃呢?

1、成人,而且是饮食控制后降脂不理想的高脂血症朋友,尤其适用于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好蛋白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中度升高(坏蛋白升高)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患者。

2、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人。

用法:一次100mg,一日3次。血脂改善后,改为维持剂量,每日一次100mg。可与他汀协同降脂。

2. 苯扎贝特

苯扎贝特属于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脂的药物。

1、够显著抑制HCG辅酶A还原酶,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减少内源性甘油三酯的生成。

2、苯扎贝特能活化肝脏蛋白脂肪酶,增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解代谢,加速三酰甘油的降解。

3、它还能增加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降低LDL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进一步优化血脂谱。

4、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抗凝血药物的作用,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提高纤溶活性。这些作用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苯扎贝特适合什么人群吃呢?

苯扎贝特,适用于各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涵盖Ⅰ至Ⅴ型,有效调控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口服剂型分普通与缓释两种:普通片每日200mg,分2-3次于早晚餐后服用;缓释片则每次400mg,晚间单次服用,凭借长效特性简化治疗,增强患者依从性。

此外,苯扎贝特在医学研究中展现出抗癌新潜力。与PD-1抑制剂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作为PGC-1α/PPAR激活剂,它能激活脂肪代谢路径,增强T细胞线粒体功能及抗肿瘤反应,为肿瘤免疫疗法开辟新径。这一发现不仅拓宽了苯扎贝特的应用领域,也为癌症治疗策略带来了创新启示。

3. 吉非罗齐

吉非罗齐,为重度甘油三酯患者可适用,它的核心在于:激活脂蛋白脂酶,这一关键酶遍布脂肪、心肌、骨骼肌与血管内皮,专于分解甘油三酯。它巧妙地促进血液中VLDL与乳糜微粒的瓦解,削减其负担,并助力HDL的生成与释放,提升HDL-C水平,优化血脂构成。虽在降低LDL-C方面稍逊他汀,但全面调控血脂的能力同样值得称道。

吉非罗齐适合什么人群吃呢?

1、临床应用上,吉非罗齐专攻高甘油三酯血症,尤其适合饮食调整与非药疗无效者。它既可独立作战,亦可携手他汀。

2、成人II型高脂血症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等疾病。

3、糖尿病患者伴血脂紊乱,延缓血管并发症。

4、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优化脂质代谢,减轻肝脂堆积。

4. 氯贝特(氯贝丁酯)

氯贝特也是贝特类药物中的一种,但它副作用明显,可降脂力度很强,降TG作用较降胆固醇作用更为明显。

氯贝特,核心机制在于抑制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合成,促进固醇排泄,显著降低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效调控血脂水平。临床试验显示,其在削减甘油三酯上尤为出色,降幅可达30-40%,胆固醇则降低15-20%。此特性对Ⅲ、Ⅳ、Ⅴ型高血脂症患者极为有利,尤其是家族性Ⅲ型患者疗效显著。

除降脂外,氯贝特还具备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及降低血浆粘度等功能,通过增强纤溶酶活性,助力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塞风险。因此,它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治疗。

然而,尽管氯贝特降脂效果明确,但伴随的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随着新型苯氧酸类药物的研发与医疗技术革新,氯贝特的市场地位正面临挑战。未来,在药物选择与治疗方案上,或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安全性考量。

警惕:贝特类药物也有其固有的副作用!

尽管贝特类药物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1、消化道反应:食欲缺乏、恶心、腹胀等。

2、肝酶升高、乏力、头痛、失眠、皮疹等。

3、肌炎,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等。

如果出现此类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测肌酸激酶以排除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值得提醒的是:贝特类药物代谢途径独特,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这一特性意味着,在面临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药物排出受阻,易在体内累积,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显著加剧药物不良反应,如肌痛、肝酶升高等,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此外,贝特类药物的另一生理作用——促进胆固醇向胆汁排泄,虽有助于血脂调节,却也成为了胆囊疾病患者的潜在风险点。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可能诱发或加重胆结石、胆囊炎等胆囊问题,故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在服用贝特类药物前应充分咨询医生。

总之,甘油三酯高了,一定先看自己处在哪一程度,对症选择降甘油三酯药物,积极展开饮食控制与运动锻炼,才能避免甘油三酯危害我们血管健康。最后请您转发给身边的他(她),谢谢!

0 阅读:7

老王聊几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