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聊眼镜过矫、欠矫和退轴这些视光领域的知识,讲讲它们和眼睛调节功能之间的关系。内容全是干货,记得点赞收藏哦!

简单来说,眼镜过矫就是眼镜度数配得太高了。例如,眼睛实际近视度数为 - 3.00D,但佩戴了 - 3.50D 的眼镜,这就属于过矫。
正常情况下,我们眼睛看近处东西的时候,眼睛里有个叫睫状肌的肌肉会收缩,让晶状体变凸,这样眼睛的屈光力变强,东西就能清楚地落在视网膜上,我们也就看清楚了。但如果眼镜度数过矫,就好像给眼睛额外加了一股力量。这时候眼睛看近处,睫状肌就得比正常情况更用力地收缩,晶状体也得变得更凸,才能平衡这多出来的力量。长期这样,眼睛一直处于过度调节的状态,就容易疲劳、干涩、酸胀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导致调节痉挛,使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过矫状态下,眼睛的调节反应会比正常情况更快,即调节超前。这会打破眼睛调节与集合的平衡关系,可能引发内斜视等问题。因为调节增强会伴随集合增加,过度调节会导致集合过度,长期可使眼位发生改变。
二、欠矫为啥会让调节下降呢?欠矫是指眼镜度数低于眼睛实际所需度数。比如,眼睛近视度数是 - 3.00D,却佩戴了 - 2.50D 的眼镜,即为欠矫。
比如说近视的人,戴着度数不够的眼镜看远处,眼睛就算使劲调节,远处的东西也很难清楚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慢慢地,眼睛就不想再做这种白费力气的调节了,睫状肌收缩的能力越来越弱,调节功能也就跟着下降。看近处的时候,因为调节力不够,眼睛也没办法很好地适应近距离用眼。这就像一辆车,老是在低功率状态下跑,发动机性能就会变差。例如,青少年时期眼睛调节能力较强,轻度欠矫可能短期内对视力影响不大,但长期可能导致调节功能衰退,影响视力发展。在临床上,我见过好多人因为长期戴度数不够的眼镜,眼睛调节功能越来越差,近视度数也涨得更快了。
欠矫情况下,眼睛的调节反应会相对迟缓,也会出现调节滞后的问题。看近处物体时,由于眼镜度数不够,眼睛需要更长时间来调节,才能使物体成像清晰,这可能会导致视近物时模糊、串行等问题,尤其在阅读、书写等近距离用眼场景中,会影响视觉质量和学习效率。

眼轴长度对眼睛看东西清不清楚很重要。一般近视的人眼轴会比正常人长。退轴就是眼轴长度缩短了,这时候眼睛的屈光力也跟着变了。就好像相机镜头焦距变了,眼睛就得重新调整自己的调节系统,适应这个新的眼球结构。为了在新的眼轴长度下能看清楚东西,眼睛的睫状肌和晶状体就得更积极地工作,调节力也就增强了,也就是调节上调。缩轴,也意味着少量过矫,只是看过矫的部分能不能测出来,以及调节能不能将它代偿。不过要注意,成年人眼轴缩短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关于退轴的研究还在不断进行。
总结如下:
眼镜过矫,会使调节上调,会减轻外斜。
眼镜欠矫,会使调节下降,会使外斜加大。
眼轴回退,会出现相对性过矫,进一步造成相对性调节上调。眼轴增长,就代表度数涨了,如果你没换镜,就代表欠矫,会出现上述欠矫同样的变化。就算你度数测出来没涨,这只是因为你的晶体帮你代偿了,所以也会相对性调节下降,为什么?因为,晶体怎么帮你代偿的?就是通过减少调节来实现的,调节减少,晶体才能变薄,晶体变薄,才能帮你代偿。调节减少了,时间长了调节功能自然会下降。对调节功能来说,就是用进废退。这就是为什么我讲,配眼镜必须考虑视功能,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紧密相连的,配镜不管视功能、不管眼位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