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政委开枪打逃兵?勇敢伟大的一群人,被误骂了数十年

别惹我的过去 2024-02-02 03:52:26

很多人不知道,二战时期苏军之中,政委的身份才是真正的生死边缘行走者。

西方影视作品经常将他们描绘成冷酷无情的督战者,对后退士兵格杀勿论。书籍和文章也频频笔绘他们为背后的阴影,决断逃兵,对不从者毫不手软。

权力在手,他们似能随意裁断命运,甚至高层将领也难逃一劫,无人敢对抗。

这一群体,作为二战历史的一部分,多年来饱受误解和批评。

二战苏军政委开枪打逃兵?最勇敢伟大的一群人,被误骂了数十年

西方笔下的迷雾:苏军政委

苏联,这个曾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短暂却辉煌地绽放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联盟,其武装力量源自于旧沙俄的残余,但迅速演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结构。

在其军队组织中,政委与军事指挥官并肩作战,既是一种权力的平衡,也是意识形态的深入。

政委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宣传和教育,他们的职责更深远——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们肩负着提升军人的政治觉悟、加强阶级认同、树立军人荣誉感的重任。

他们在战场上,不仅是思想的引领者,更是士气的鼓舞者。通过不懈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改造,政委们使得苏联军队具备了难以想象的团结力、忠诚度以及战斗力。

然而,在二战中的苏联红军中,政治工作者的角色并非仅限于口号和宣传。他们在前线带头冲锋,肩负着战时的监督与决策。

这种角色使得他们成为敌军眼中优先清除的目标。

在战争的早期,由于他们的标识过于明显,导致伤亡惨重,这一事实也促使苏联后来对军衔体系进行了调整。

对于熟悉二战历史的人来说,苏联红军中的政委形象在西方国家媒体的描述中常常是负面和曲解的。

这种描绘不仅凸显了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恐惧,也间接证明了苏联设置政委职位的重要性与正确性。

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政委的阴暗面,但这恰恰反映了他们在苏联军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二战期间,德军对苏军的政委怀有深深的仇恨。他们把政委、犹太人和共产党员视为最大的敌人,一旦捕获,便不需审判,直接枪毙。

影片《布列斯特要塞》就讲述了这一段历史。主人公在面对纳粹分子时,毫不畏惧地宣称自己是“党员,政委,犹太人!”

政委在苏联红军中的身份不仅是一个政治角色,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思想纯洁,更是在战争中激发士兵勇气与决心的灵魂。

政委的形象在西方媒体的扭曲下,可能变得模糊不清,但在苏联人民和红军士兵的心中,他们是英勇、坚定、不屈的战士。

身先士卒,红影中的勇士

红军老兵阿列克谢·涅夫佐罗夫曾经说过:"要身先士卒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只有政治指导员或者有经验的共产党员才会这样做,然后其他人会跟着他们。人总是需要榜样的。"

苏联政委大多是对苏维埃政权忠诚无比的共产主义者,从军事主官改任。

在战场上,政委们往往是冲锋在前的领导者。

他们是一群有经验的共产党员,是士兵心中的英雄和榜样。他们带领着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战场上展现出令人敬畏的勇气和决心。他们身先士卒,引领着其他士兵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勇杀敌。

在无数危机四伏的战斗中,政委们总是第一个跳出战壕,挥舞着手枪,高声呐喊着“同志们,为了祖国,为了苏维埃,为了胜利,乌拉!”的口号,毫无畏惧地冲向敌人。

他们的这种英勇行为,让士兵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勇气。

在斯大林格勒等众多重大战役中,政委们几乎都是冲在最前线,其战损率惊人,一度达到惊人的80%以上。

然而,这种巨大的牺牲也引起了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注意。斯大林甚至下令,在战争的后期阶段,非必要情况下,政委不得参与一线战斗。

在一部描绘冷战时代苏联军队生活的作品《沉沦之师》中,俄罗斯新闻军官兼作者以其亲身经历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

作品中,作者回忆起自己服役的日子,那是一个紧张而充满挑战的时期,其中揭示的人性的复杂性和军队环境的严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幕发生在一次悲剧性的冲突中。

一个士兵,因无法忍受班长的持续凌辱,最终在愤怒中用冲锋枪杀害了班长。这位士兵不仅“用冲锋枪发射的子弹劈开了对方”,而且在操场上对着战友挥舞着枪。

当时的场面紧张至极,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危险。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的政委出现了。

面对已经杀人的士兵的威胁,这名政委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冷静。

即便士兵向着他头顶开枪,子弹在他头顶上划过,这位政委却如无事人般地走向士兵,最终缴获了对方的枪。

在苏联时期的军营里,士兵浪费粮食的现象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种情况引起了政委注意,于是他邀请了附近的农民进入军营,让士兵们亲眼见到那些辛苦供养他们的人民。

士兵们看到了辛勤的农民,其中一些妇女即便怀孕也仍在拖拉机上辛苦劳作,而有的人甚至因为地里遗留的二战地雷而成为残疾。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士兵们的心。

他们目睹了这些农民的艰辛和牺牲,意识到了自己在餐桌上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从那以后,军营里再也没有出现过浪费粮食的现象。这个政委的举动不仅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更在士兵心中种下了对平凡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俄军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向美军的模式靠拢,军队中不再设有政委这一职位。

在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嘲弄政委的段子和笑话。但是,每当作者听到这些关于政委的笑话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们的波连霍丘克政委。

刻板印象,历史两面

在对苏联红军政委的历史调侃中,往往涌现出一些源自二战时期的独特幽默。

尤其围绕着保卫列宁格勒等激烈战役的情景展开。

主要是由于在这些战斗中,战场伤亡太过残酷:“新兵若几天未死便成了老兵,老兵若几天未死便晋升为军官,而手下全是绿色的新兵蛋子,只能依靠军官带头冲锋。”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军政委作为相对高级的军官(仅在连级以上出现),在德军眼中几乎等同于一支即将涌到面前的苏军部队。

关于苏军政委的权力,西方影视作品往往有着过度夸大的误解,将他们描绘为凌驾于军事主官之上、拥有决定性话语权的人物。

然而,这种描述与真实情况有显著的出入。事实上,苏军政委所拥有的是一种重要的“否决权”。

在关键的作战决策或其他重大军事行动中,政委拥有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这与西方所宣扬的处处与军事主官对立的形象大相径庭。

“决定权”和“否决权”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且政委需要为自己的任何否决决策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军队曾在一段时期因为肃反运动的扩大化而取消了政委职务。但随着1941年苏德战争的爆发,这一职务得到了恢复。

在冷战的浓厚氛围中,西方主导的新闻及影视行业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再现往往带有选择性,这在对苏联红军政工人员的描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长期以来,这些政工人员一直处于一种被误解和负面塑造的环境中,渐渐成为了固化的“刻板印象”的牺牲品。

他们在西方的影视作品和媒体报道中,常被描绘成冷酷无情、专制严厉的角色,这种形象与他们在真实历史中的角色和贡献相去甚远。

随着苏联的解体,与之相关的一切理念和事物似乎都成了西方国家攻击和贬低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苏军政委的形象遭到了进一步的歪曲和“妖魔化”。

西方国家似乎利用这一机会来发泄对苏联意识形态的不满和恐惧,将苏军政委描绘成了极权压迫的象征和冷战对手的代表。

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在特定历史和政治背景下的产物。

在这种单方面的叙述中,苏军政委作为苏联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真实身份和贡献往往被忽略或扭曲。

事实上,他们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负责维护军队的纪律和士气,还在政治教育和士兵福利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在确保军队忠诚于苏联政府和党的同时,也关注士兵的个人发展和福利。

然而,在西方的叙述中,这些积极的方面往往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对权力滥用、暴力和压迫的过度强调。

这种对苏军政委形象的刻板印象化,不仅歪曲了历史,也对理解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文化冲突造成了障碍。

在评估历史人物和事件时,我们需要超越这些单一视角的叙述,努力理解和认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参考资料:

吉木斯编. 军服军衔军功章[M]. 20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