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一个春日黄昏,天空呈现出淡淡的金色,微风拂过古老的街道,街边的柳树轻轻摇曳。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时刻,徐积锴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却掀起了波澜。他的脑海里不断回荡着母亲张幼仪关于父亲徐志摩的故事,以及那个他从未亲自遇见却影响深远的女人——陆小曼。
徐志摩,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光芒四射,却又伴随着无尽的争议和悲剧。作为他唯一的儿子,徐积锴对于父亲的生平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认识。在他眼中,徐志摩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在情感和人生选择上颇具争议的人物。
徐积锴与林徽因的重逢:徐志摩遗留的情感纠葛
1948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年注定不平凡。对于徐积锴来说,这一年更是意义非凡。随着春风渐暖,北京城的街道上,行人匆匆,花儿繁盛,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对于徐积锴来说,这一年的春天,带来的不仅仅是季节的更替,还有关于过去的回溯与思考。
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徐积锴陪同母亲张幼仪,前往一处安静雅致的庭院。庭院中,花木扶疏,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致。在这样的环境中,徐积锴即将见到一个在他心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林徽因。
林徽因那时已因病颜色不佳,但她的气质依旧不减当年。穿着一袭淡雅的旗袍,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脱俗。她的长发轻轻垂在肩上,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却不失温柔和坚强。
徐积锴与母亲张幼仪缓缓走进庭院,林徽因微微起身,她的动作虽然缓慢,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度。张幼仪轻声向林徽因问好,林徽因则礼貌地回应。两人的交谈充满了尊重和礼节,却也透露出一丝难以言说的情感。
徐积锴静静地站在一旁,他的目光时而落在林徽因的身上,时而转向四周的景致。他的眼中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许是对父亲徐志摩的回忆,或许是对这位曾经令父亲深爱的女子的好奇。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缓慢,三人坐在庭院中,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沉默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弥漫,每个人似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忆着过去,思考着现在。
终于,林徽因打破了沉默,她轻声说道:“对不起,但是我不后悔。”这句话简短却充满深意,它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徐积锴心中的一扇门。这句话让徐积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
会面结束后,徐积锴与母亲离开了庭院。他们沿着石子路走出去,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平静。但对于徐积锴来说,这次会面却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张幼仪的客观回忆:重新理解徐志摩
在徐积锴的心中,父亲徐志摩一直是个伟大而遥远的存在。他只能通过书本和他人的口述来了解这位民国时期杰出的诗人。但在母亲张幼仪的叙述中,他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和真实的徐志摩。
张幼仪在与儿子的交谈中,谈到了徐志摩的两段著名感情。首先提到的是林徽因,这位与徐志摩有着深刻情感纠葛的女性,被张幼仪描述为“优雅而得体”。张幼仪并未表现出任何的嫉妒或不满,反而对林徽因保持着一种尊敬和理解的态度。她提到林徽因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一颗柔软而坚强的心。
当话题转向陆小曼时,张幼仪的语气中带有一丝惋惜。陆小曼,这位曾与徐志摩有过深刻情感纠葛的女性,在张幼仪看来,是一个多情却命运多舛的人。张幼仪提到,陆小曼虽然曾伤害过徐志摩,但也在很多方面帮助了他。张幼仪对于陆小曼的遭遇表现出了同情,她认为陆小曼没有自己的孩子,是她一生中的一大遗憾。
徐积锴听着母亲的话,开始重新构建对父亲徐志摩的认识。他逐渐明白,徐志摩并非简单的浪漫诗人形象,而是一个有着复杂情感世界的人。他开始意识到徐志摩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些挣扎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更是深深地印刻在他的个人生活中。
张幼仪的客观和深刻的观点,让徐积锴开始理解徐志摩的不同面貌。他不再将父亲仅仅看作是一位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诗人,而是看到了一个在情感和现实中挣扎,努力寻求平衡的普通人。徐志摩的情感世界对徐积锴来说,不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灰色的复杂性。
徐积锴的认识与原谅:重新看待徐志摩
随着时间的流逝,徐积锴对父亲徐志摩的了解日益加深。从母亲张幼仪那里,他听到了许多关于徐志摩的故事,逐渐拼凑出一个更加丰满的形象。徐志摩不再仅仅是一位远去的诗人,而是成为了一个鲜活、复杂的人物。
徐积锴开始透过徐志摩的诗作,理解他的情感世界。徐志摩的诗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但同时也不乏对人性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感慨。徐积锴逐渐明白,这些作品背后,是父亲对于情感和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深刻感悟。
一次,当一位记者询问徐积锴对于父亲徐志摩的看法时,他微笑着说道:“如果我父亲能活到老,我相信仍会有女人爱慕他。”这句话虽然带有幽默的成分,但也透露出徐积锴对父亲的深刻理解。他知道,徐志摩的魅力不仅在于他的才华和个性,还在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不懈追求。
徐积锴逐渐意识到,父亲徐志摩的生活,就像他的诗一样,充满了矛盾和挑战。徐志摩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不仅仅是对爱情的追求,更是对生活意义的探索。他的每一段情感经历,不论是与林徽因还是陆小曼,都深深影响了他的思想和创作。
在徐积锴看来,父亲的生活是由他自己的执念所造就的悲剧。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在情感和责任间的挣扎,构成了他一生的主题。这些执念不仅仅造就了徐志摩的诗歌,也塑造了他的人生。
徐积锴透过对父亲生平的了解,开始理解并原谅徐志摩的不完美,并直言:“我父亲命太苦”,这里的命苦不是生活,而是每个人的弱点和缺陷,徐志摩也不例外。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徐志摩这个人的全部。
拒绝陆小曼的遗愿:尊重祖辈的意愿
陆小曼逝世的消息,如一阵春风般轻轻拂过徐积锴的生活。她的离世,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徐积锴心中一段复杂情感的终结。陆小曼生前留下的遗愿,希望能与徐志摩合葬,这个请求对徐积锴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决定。
徐积锴深知这一请求的重要性,但在权衡了各种因素后,他最终做出了拒绝的决定。这一决定,并非出于对陆小曼的不敬或不理解,而是基于对家族传统和祖父遗愿的尊重。
在做出这一决定时,徐积锴列出了三点理由。首先,他指出先祖父从未正式接纳陆小曼为徐家的儿媳。这一点对徐家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家族的传统和荣誉。徐积锴认为,合葬是一种象征性极强的行为,它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整个家族的事。因此,违背了家族的传统和先祖的意愿,是徐积锴无法接受的。
其次,徐积锴提到了徐志摩在生前最后一次与陆小曼的见面。据了解,这次见面并不愉快,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徐积锴认为,合葬应该是对两个人情感和睦和深厚的象征,而徐志摩与陆小曼最后的关系并非如此。因此,让两人合葬,似乎并不合适。
最后,徐积锴考虑到陆小曼在晚年与翁瑞午的关系。他认为,陆小曼与翁瑞午的这段关系,虽然没有名分,但实际上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徐积锴觉得,如果徐志摩还在世,两人的关系也许不会有什么结果。因此,将陆小曼与徐志摩合葬,似乎对陆小曼晚年的这段感情不够尊重。
徐积锴的这一决定,虽然理性且客观,但却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陆小曼的后事安排。陆小曼的骨灰最初被暂时安放在殡仪馆。由于无法与徐志摩合葬,她未能得到一个固定的安息之地。
陆小曼的最终归宿:尘归尘,土归土
陆小曼的骨灰在殡仪馆的寄存期间,逐渐成为了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殡仪馆的角落里,她的骨灰盒静静地躺在那里,周围是其他无人问津的遗骸。岁月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小曼曾经的名声和故事逐渐在人们记忆中模糊,她的骨灰也在无声中失去了踪迹。
然而,尽管历史的尘埃似乎已经掩盖了陆小曼的一切,但总有人不愿意让她就这样被世界遗忘。多年后,陆小曼的侄女,承载着对姑母的记忆与尊重,决定为她寻找一个永久的安息之地。
在寻找合适的墓地过程中,陆小曼的侄女考虑到了许多因素。她希望找到一个既能表达对陆小曼的敬意,又能使她的魂灵得到安宁的地方。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选择了苏州东山华侨公墓作为陆小曼的最终安息之地。
苏州东山华侨公墓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东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这里的山水环抱,绿树成荫,被认为是一处风水宝地。在这样的地方,陆小曼的魂灵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永恒的安宁。
陆小曼的纪念墓建造过程中,她的侄女特别注意了设计的细节。墓碑采用了优质的石材,上面刻着陆小曼的名字和生平简介。墓地周围种植了花草,每当春夏之交,花草盛开,为这片安静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生机。
在纪念墓的落成仪式上,陆小曼的侄女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和曾经认识陆小曼的人士。他们共同回忆陆小曼的生平,分享她生前的故事。虽然陆小曼的人生曲折多变,但在这一刻,所有的悲欢离合似乎都化为了一种淡淡的怀念。
参考资料:
1. 《徐志摩传》
2.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
自己的选择,怪人家陆小曼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