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都上班了,雷州还在“咚咚咚”

人文雷州娱乐 2025-02-13 13:47:10

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在雷州,元宵节的游神习俗,无疑是年节中最为隆重的华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内涵。

从古老幽深的街巷,到热闹祥和的村舍,游神活动宛如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将神灵的威严、境域的守护以及居民的信仰紧紧相连,共同演绎成一场盛大的民俗狂欢。

在雷州,以寺庙为核心的民间宗教活动丰富多彩。平日里,每逢初一、十五,或是初二、十六,人们便会前往本境的寺庙,烧香拜神,默默寄托个人的祈愿。而在集体性活动中,每年农历新年元宵期间以及神诞之日,全境范围内的游神唱戏活动,堪称最为盛大的民俗庆典。

如今,在城市之中,元宵期间的游神已然成为全社区最为重要的集体性宗教活动。

正月十五前后,雷州城内各个关厢都沉浸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之中。每个关厢都在自己的境域内举行游神活动,那庄重的仪式感,仿佛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古老传统。人们推着造型精美的花灯彩车,五彩斑斓的彩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舞龙、舞狮的队伍欢腾跳跃,巨龙蜿蜒起伏,雄狮灵动活泼,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氛围。

众神像会被提前恭请到主庙,仿佛一家人齐聚一堂,共同踏上巡游的旅程。这些神像承载着居民们的信仰与希望,在神轿的悉心抬护下,依照往昔的路线,缓缓走遍关内的每一条街道。

沿街的居民早早便在门口摆好香案,供奉上丰盛的供品,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翘首迎接着神驾的到来。当游神队伍一出现,鞭炮声瞬间炸响,噼里啪啦的声响震彻云霄,硝烟弥漫之中,人们纷纷上前上香拜神,眼神里满是敬畏与期许。

这样的游神活动,以一年为时间周期,以一个关厢为空间范围,重新展现出神灵的威力。在这一过程中,神的力量仿佛具象化,渗透进每一寸土地,融入每一个居民的心中。这既是对神灵的尊崇与敬畏,也是各个关厢凝聚力的一次强化,让人们在共同的信仰中紧密相连,心手相牵。

大约在春分之前,每个关厢还会给每户发放一枚符。这符不过半个手掌大小,上面横书关名,中间竖写“祈福平安”等字样。家家户户都会将符端端正正地贴在大门口,这小小的符,成为了关境守护的象征。它是神灵庇护在人间的印记,也是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

与之相比,村子里发放的符则有2到4个手掌大小,上面印有神像和道士的朱印红批。城里的符印文字,并未标明具体的神灵,体现了境内不同神灵之间的和谐共处;而村子里的符不标地名,城里的符印关名,又从侧面反映出城乡在地域身份认知上的差异。

在雷州,只有个别郡主神才会跨境出游,以此彰显他们的特殊地位。在晚清民国时期形成的格局中,正月十一日,白院雷祖进城;正月十二日,夏江妈祖三姐妹游城;正月十三日,龙头村境的雷祖进城;正月十四日,北关内的武庙游遍全城。

这些神灵突显的地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缘由。以武庙为例,它创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由指挥周萧等人创建,明清历代指挥或对其重修,或为其题匾,具有官庙的神权威力,又与军队有着特殊的联系。所以武庙的关帝巡游全城,象征着对雷州的守护与庇佑。

雷州元宵节的游神习俗,宛如一部生动鲜活的民俗史书。它以游神为独特载体,将历史、信仰、文化与生活紧密融合,浑然一体。

在这里,人们不仅传承着先辈们的古老传统,更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到了归属感与认同感。每一次的游神,都是一次与历史的深情对话,一次对信仰的执着坚守,一次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祈愿。

在那热闹的烟火与庄重的仪式中,雷州的游神习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延续着千年的信仰与荣光。

1 阅读:189

人文雷州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