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上午,原南京军区副司令詹大南将军在江苏南京病逝,享年105岁。詹将军早在1931年就已经加入了工农红军,曾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直罗镇战役、百团大战、张家口保卫战等。
朝鲜战争爆发后,詹大南跟随彭德怀入朝作战,在第二次战役中,他率部歼灭了不可一世的“北极熊团”,一战成名。1955年,詹大南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图|詹大南詹大南一生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地方干部晚年去詹大南家里拜访他时,惊奇的发现他家中没有一件家用电器是新的,使用的东西也大多一副沧桑的样子。但是国家为其颁发的荣誉勋章、荣誉证书等却始终被他精心保存着,犹如崭新的一样。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时至今日,1955年参加授衔仪式的开国将帅只剩下了张力雄、王扶之、文击三人,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也已经年过百岁。
一、张力雄1913年,张力雄出生于福建省的一个贫困家庭,家族几代人都在地主的压迫下艰难度日。张力雄记事时,共产主义就已经传入了中国,一些共产党的早期干部经常去张力雄的家乡宣传革命思想,张力雄一直渴望加入革命队伍,但因为年龄太小,这一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直到1932年,由于经历了国民党接二连三的“围剿”,红军损失惨重,急需补充兵力,一向有革命倾向的张力雄获得了加入红军的机会。
加入红军后,张力雄一直被当做储备干部重点培养,之后被分配到了一个机枪连担任指挥员。第一天报到,营长就给了张力雄一份沉重的礼物。
图|解放军官兵看望张力雄这个礼物是一把手枪,营长说:“这把枪是其他战士从敌人手里缴获的,那名战士为此付出了生命,我希望你今后能够珍视他。”
张力雄恭恭敬敬的接过这把手枪,他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代替前辈们走完革命之路。从此之后,张力雄在部队兢兢业业,逐渐在红三十四师崭露头角。
苏区时期,张力雄和毛主席见过几次面,他本以为自己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排长,不会引起毛主席的注意,殊不知毛主席内心早已记住了这个精神焕发的小青年。
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张力雄始终身先士卒,高台战役期间,张力雄指挥战士们不断的向敌军开火,不料一颗炮弹落在了他的身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他推出了好几米。好在遇见了一个好心的百姓,将其带回家中治疗。
解放战争时期,张力雄已经凭借自己的表现升任至第三旅政委,成为了皮定均的搭档,中原突围时为主力部队的安全撤退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理说张力雄与皮定均是同一级别,然而张力雄在1955年大授衔时却只被授予了大校军衔,比皮定均的中将低了两级。但是张力雄毫无怨言,他认为能够在战争年代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了。
之后张力雄被派往了成都军区,担任12军政委,并在1961年升任至少将。直到1975年,毛主席在审批一份正军职干部任免方案时看到了张力雄这个名字。
图|张力雄晚年生活照“这是哪个张力雄?是当年苏区那个小战士吗?”毛主席好奇的问身边的秘书。秘书随即查看了一下张力雄的履历,告诉毛主席:“是的。”
“我对他印象很深,有一次在瑞金开会,他还向我敬了个礼,把他调到江西军区吧。”从此之后,张力雄便成为了江西军区的政委,他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在新的岗位无私奉献,致力于部队的现代化转型。
如今张力雄早已开始享受退休生活,老人今年已经110岁,但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发展,2016年7月,他还为福建省的一个贫困村庄捐出了十万元。
晚年的张力雄空闲时间会读一些有关党史的书,85岁那年,他根据自己的回忆,画出了一副《我走过的红军长征路线图》,当时有一位收藏家想要出高价买下这幅画,但被张力雄婉拒,如今这幅画以及被捐献给了闽西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
二、王扶之王扶之原名王硕,1923年9月24日出生于陕西,为了躲避战乱,父亲带他投奔一个远房亲戚。王夫之从小就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父亲托关系把他送进了一个私塾读书。12岁那年,王扶之突然失踪,父亲到处打探情况,后来才得知自己的儿子跟着红军走了。
图|王夫之原来王扶之从小就有个从军梦,当时正赶上刘志丹率领红军队伍路过了王扶之的家乡。当时王扶之只有12岁,但个子长的却比同龄人高。
负责征兵的干部好奇的问道:“孩子,你多大了?”
王扶之不假思索的说道:“十七!”即便周围环境十分嘈杂,但他的声音依旧显得很洪亮。“王硕!入列!”就这样,王扶之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1935年,王扶之第一次上战场与敌人厮杀,虽说比别人年轻,但是他毫不怯场,手持梭镖冲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之后的日子里,王扶之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讨伐石友三等战斗,辗转于晋东北、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扶之跟随林彪进入了东北与国民党军作战,此时他已经升任为39军343团团长。
虽说已经是个团级干部,但王扶之的那种敢打敢拼的性格丝毫没有削减,他依然经常带着战士们冲锋。
抗美援朝时期,王扶之担任志愿军某师副师长。在临津江保卫战中,王扶之正在一个山洞里和几个参谋商讨下一步计划,突然敌军万炮齐发,炮弹像冰雹一样向我军阵地砸来,碎石瞬间将洞口封住。
王扶之和两名战友拼命的敲打饭盆等金属物品,想要引起外面人的注意,但是之后美军又派来了飞机对我军阵地进行了轰炸,爆炸声掩盖了他们的呼救声。
图|王夫之现状王扶之和两名参谋在山洞里困了三十多个小时才被救出,当时山洞的空气已经濒临耗尽。王扶之晚年时回忆那段经历感慨道:“要不是洞中两只苍蝇飞出,我这条小命早完了。”
原来营救队的战士们在以往的战斗中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有苍蝇飞出的地方,大概率是有生命的存在。之后王扶之一直把苍蝇视作自己的“救命恩人”。
虽说后来王扶之也遭到了江青等人的陷害,但最终在叶剑英的帮助下得以平反。恢复职位后,王扶之先后在山东、山西等地工作。如今他也已经过起了平淡的退休生活,只是偶尔接受记者们的采访。
三、文击“我的一生都与炮兵有着密切的联系,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威风就是用炮兵打出来的。”每当文击谈论起自己在朝鲜战争时的表现,都会感到无比自豪。
文击出生于191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才正式加入八路军。1938年入党后担任某学校的宣传干事、政治教员。
百团大战时期,文击担任了独立炮兵营政委,从此与大炮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我军重武器极为稀缺,文击指挥的炮兵营可以说是八路军的宝贝。只要有空余时间,文击都会认真钻研炮兵的相关知识,慢慢的他对于各种型号的火炮性能越来越熟悉。
最让文击印象深刻的还要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云山战役。当时我军刚刚入朝,文击率领志愿军炮一师来到了云山一带,当时大雾刚刚散去,“联合国军”的阵地在望远镜里显得无比清晰。
文击认为,敌军尚且不知道志愿军已经入朝作战,还都沉浸在击溃朝鲜人民军的喜悦之中,此时正是给予敌军迎头痛击的好机会。
图|文击炮一师以最快的时间构筑阵地,各种口径火炮悄悄的瞄准了敌军阵地内的各种设施。“开火!”随着文击一声令下,志愿军万炮齐鸣,敌军阵地瞬间被火光覆盖。
后来美军派出装甲部队进行反击,文击发挥了轻型火炮机动灵活的优势,利用地形与敌军坦克近距离作战,此战炮1师共击毁了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火炮119门,另外击落飞机7架。
回国后,文击被授予了大校军衔,后晋升为少将。1957年,文击进入南京军事学院继续学习炮兵的相关知识,结业后担任炮兵总参谋长。1988年7月,文击获得了独立功勋荣誉章。
如今文击将军依然健在,而且身体素质十分硬朗,岁数已经105岁,但是他依然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他的床边始终会有一本科技类的杂志。
除此之外,文击经常与自己的妻子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截止到目前,他已经向社会捐献了十余万元。
三名开国将军能看到祖国今天的强盛难能可贵,只希望他们能够永远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