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与深圳相连、紧挨东莞市的谢岗和石排镇与河源相邻,先秦时期博罗文明就开始诞生,宋时期博罗开始设县,元设置惠州路。京九铁路、赣深高铁、广汕高铁、莞惠城际铁路在此处交汇,形成了“十字形”铁路枢纽中心。然而惠州城市规模比重受限,撤县设区扩大城市面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多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开放以后,惠州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举进入地级市百强市,成为承接深圳、东莞工业转移的后花园,同时也是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辖2区3县2国家级开发区,城市的规模体量不足,同为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与2个一线城市深圳、东莞相邻,然而GDP总量和城市发展规模却差之千里,2024年惠州GDP和东莞相差近一倍。目前,惠州有2个区、惠阳区和惠城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然而,城市体量还是不足,产业承载与转移能力不足,惠州也多次提到把博罗县撤县设市或撤县设区,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提高城市经济总量。

博罗县,在2015年就进入全国100强县,2024年GDP达到952.24亿元,即将成为广东下一个千亿县,反超惠阳区成为惠州第二,GDP每年以4.0%的增速,特别是紧挨东莞的博罗园洲镇(GDP 110.41亿元),石湾镇(GDP 126.91亿元),超百亿元以上,近几年,博罗把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做支柱产业,力争承接深圳和东莞的2个一线城市的产业转移,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体量,撤县设市势在必行,撤县设市或设区后,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前沿城市,2024年只有2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名单,博罗县(排名66位)、四会市(排名87位),博罗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广东最有望撤县设市就是博罗县,也是广东最有潜力的县域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