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薛女士带着53岁的母亲去体检,当拿到报告的那一刻,薛女士整个人都懵了。原本薛女士着母亲肯定不会有问题,毕竟自2019年开始,薛女士的母亲就一直在随访肺结节。到2023年时,肺上那几个微小的实性结节一直都没有变化,所以薛女士的母亲在2023年之后就没再拍CT。
可一个多月前的这一拍,报告就提示右肺下叶新出现一个直径0.6厘米的结节,还注明要三个月复查或者结合病理。薛女士当时根本不了解这是什么,赶忙跑去问医生。呼吸科的医生告诉薛女士,薛女士母亲的这个结节挨着一根大血管,不能穿刺,让她去找胸外科,问问能否手术。

不巧当天是周天,胸外科没人值班。那一刻,薛女士感觉天都塌了下来。薛女士本就是那种有点事就爱往坏处想的人,心态一下子就崩了。想到可能是癌症,薛女士心里充满了自责,觉得是自己认知不够,没有让母亲每年按时做胸部CT才这样的。
当天晚上,薛女士就通过熟人找了县三甲医院的医生阅片。那位医生看了2023年的影像,说没看到右肺下叶的地方有结节,不建议轻易手术,因为结节位置不好,要切的话得切肺叶。医生说切掉一个肺叶,身体肯定不如以前,万一切出来是良性的呢,再加上结节目前不算太大,建议先吃消炎药,三个月后复查。
薛女士担心地问,三个月结节会不会变得很大。医生说,如果变得很大那就是转移瘤。听到这话,薛女士更加害怕了。第二天,薛女士又去医院看了另一位医生,这位医生一看报告和影像就说,哎呀,你母亲还这么年轻,别耽误,赶紧手术。

这让薛女士陷入了两难,到底是观察还是手术呢?想了很久,薛女士觉得本地的医生不够专业,毕竟是小县城,于是想着去济南的医院看看。薛女士打算去济南某医院,之后就开始打听那家医院看肺结节看得好的医生。
有人给岳女士推荐了一位医生,薛女士心想他肯定看得好,就挂了那位医生的号。就诊那天,薛女士家离济南有几百里,凌晨3点来钟就出发,本想早到医院,却正好济南早高峰堵车,直到9点才到医院排队就诊。
就诊时,薛女士原本满怀希望,觉得专业医生应该一眼就能看出个大概,可进入问诊室,薛女士跟医生打招呼,打开云影像请他看母亲的影像,医生看了两三秒就说,这个位置比较深,需要手术。

因为之前有医生说过有炎症的可能,当时薛女士赶忙说,2023年10月份的时候这个地方还一点迹象都没有,有没有炎症的可能呢?医生说有。薛女士又问,炎症概率大吗?医生回答不像。整个看诊过程前后也就一分钟,那医生也没怎么问诊,就直接说要手术。
走出诊室后,薛女士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眼泪就啪啪地往下掉。凌晨三点多出发,下午五点多才到家,中间薛女士一口水、一口饭都没吃,也不觉得饿。回到家,薛女士还得笑着跟母亲说医生说大概率是炎症,没事。
从医院回家后,薛女士心里想着,济南的那家医院是也是省内很权威的医院,那位医生又是大家公认的网红医生,都说他看得准,他都说要手术了,那肯定没跑了吧。可没由来的,薛女士还是有些不甘心。

薛女士打算再找别人问问,后来发现网上好多人都推荐某曹姓医生,说他看得准。薛女士就在手机上下单,找那位曹姓医生看诊。结果曹医生给出的结论是炎性,基本上排除了肿瘤的可能性。
听说是炎性,薛女士开心了一会,可又纳闷为什么线下面诊的医生都要让手术,于是又继续找医生咨询。薛女士在网上看到大家对某罗姓医生的评价也很高之后,又果断下单找了罗姓医生。结果罗姓医生很肯定地说这就是个炎性结节,消炎一定会消掉,还让罗不用关注这个结节。
这时候,薛女士的心情好多了,毕竟两位影像大咖说的一样。可没高兴几天,罗女士又咨询了一位大家推荐的朱姓医生。朱医生跟薛女士说,一个肿瘤两年就会形成,因为中间有两年两个月没拍过 CT,谁也不知道结节是什么时候长的。

朱医生说虽然结节形态不是典型的恶性形态,但不能排除恶性的可能,不过因为是首次发现,建议先消炎。薛女士的心情一下子又回到了谷底,于是再一次问诊罗姓医生。罗医生还是像之前一样,再次强调这就是个典型的良性结节,让薛女士不要担心,半年或者一年复查CT就可以。
这让薛女士心情大好,终于能耐下心来坐等复查。上周,薛女士的母亲复查,薛女士心里默默祈祷了无数次,希望一切顺利。拿报告的时候,薛女士的心砰砰跳,双手接过报告,先看到结论是炎症,右下肺结节未显示。薛女士立马给妈妈打电话报平安,开心极了。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薛女士觉得世界上最好的词就是虚惊一场了。另外,薛女士把整个就诊过程都分享出来,希望可以给有需要的人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打消焦虑,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