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鸭绿江口附近的皮岛,可能有的朋友一听觉得陌生。其实,它曾经是明朝在辽东最后的孤岛——东江镇。但很可惜,最后却落到了朝鲜手里。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座小岛,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步田地的。
故事要从1621年说起。那年,努尔哈赤带着后金大军,横扫辽东半岛。明朝这边,王化贞和熊廷弼两位将领闹内讧,结果被努尔哈赤一锅端了广宁。辽东百姓呢?要么被杀,要么被奴役。一时间,百万人大逃亡,有人逃去关内,有人逃进朝鲜,还有不少人直接躲到海上的岛屿上苟活。
其中有个叫毛文龙的杭州人,就在这乱局中登场了。他带着不到两百号人,渡海到了辽东沿海的岛屿上,专门收留流亡的汉民,还干了一票大买卖:偷袭了镇江(现在的丹东),差点把后金吓出个好歹。
一时间,辽东各地都在传,“王师要反攻辽东啦!”无数人投奔毛文龙,一片热血沸腾。
皮岛成了明朝最后的飞地毛文龙后来跑到朝鲜,带着百万逃民,搞得朝鲜王也头大得很。朝鲜想了个办法:“毛大哥,咱们这么亲,岛给你,别进我家门了行不?”
就这样,毛文龙搬到了皮岛——一个原本没啥人烟的荒岛,在那里建立了东江镇。从此,明朝在辽东对岸多了个海外基地。
有了这个岛,毛文龙也开始发了。啥海上贸易、走私后金物资,搞得风生水起。表面抗金,实际上发国难财,军心开始慢慢腐烂。
到了1626年,努尔哈赤死了,皇太极上台。皇太极一看,辽东岛上还藏着明朝的尾巴,哪能忍?于是派兵突袭朝鲜,切断了毛文龙的后勤线,毛文龙只能龟缩在皮岛上喝海风。
眼看大势已去,毛文龙心思也活络了,一边挂着明朝的招牌,一边偷偷跟后金谈投降。
然而,还没等他叛变成功,就被明朝的袁崇焕以阅兵为名,一刀了结。袁大人其实并不知道毛文龙要叛变,只是觉得他是个大蛀虫,干脆先下手为强。
毛文龙一死,皮岛群龙无首,东江军内部乱成了一锅粥。
皮岛最终失守到了1631年,皇太极动了真格,派孔有德、耿仲明这些从明朝叛过去的悍将,带着后金水军来攻皮岛。
一开始,清军水战菜得很,攻打失败。但到了1637年,经过几年的练兵,孔有德带着熟练的水军卷土重来,皮岛终于失守。
皮岛沦陷后,明朝还试图反攻。1643年,明军派舰队去打,结果被朝鲜守军给打了回来——注意,不是清军,是朝鲜守军!
原来,皮岛失守后,清朝觉得麻烦,就干脆交给了朝鲜代管。于是,皮岛从此变成了朝鲜的地盘。
第二年,明朝自己也撑不住了,1644年亡国,皮岛就彻底留在了朝鲜手中。
小结一下皮岛从明朝的孤岛根据地,变成了清朝的地盘,最后转手落到了朝鲜,这一路堪称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小缩影:
明朝扶不起来,自己人窝里斗。
毛文龙起得快,败得也快,结局注定悲剧。
后金打江山,懂得用汉人打汉人,皮岛自然也守不住。
最后,朝鲜顺水推舟,捡了个便宜。
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