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泛起粼粼波光
远处白鹭掠过水面
©林敏
白沫江的晚霞浸染天际
……
这些诗意的场景
已成为邛崃市民的“幸福日常”
近年来,
邛崃市以河长制为笔
在这片土地上
绘就生态与民生共荣的时代答卷
持续书写人水和谐的城市发展新篇
Part.01
碧水保卫战:筑牢生态根基
近年来,邛崃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夯实河(湖)长制责任体系的基础上,系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管网改造
通过大同、火井、羊安等场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街道面貌焕然一新,行政村实现城乡污水治理覆盖率突破93%;与此同时,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第四、五污水处理厂扩能工程新增8.5万m³/d处理能力,构建起"污水零直排"的全域防护网。随着"市政管网+排水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治水工程逐步从项目建设转向长效运维,为后续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Part.02
系统治理:重塑河湖新颜
在基础设施提质的基础上,邛崃市创新构建"制度+科技+工程"三维治理模式,让河湖渠库管护更加专业高效。
通过日均20余人次的动态保洁队伍,配合数字化监管手段,实现南河城区段水域岸线全天候管护;值得关注的是,“骑行河长”“企业河长”等民间力量的加入,更是让护河治水成为全民参与的热潮。2025年以来,各级河长开展巡河约3600次,助力解决涉水环境问题50余个。
随着泉水湖水生态修复等工程的落地,河湖自净能力显著提升,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Part.03
价值转化:激活水经济
河湖面貌的焕新不止于生态修复,邛崃市正将治理成果转化为惠民富民的现实动能。
依托天府蓝网示范项目,串联起茶产业基地与农旅体验区,形成"以水为脉"的产业融合带;迴澜塔"一岛两岸"滨水休闲区的打造,不仅重现古临邛水岸盛景,更带动沿线15个村社文旅产业升级。
如今,白沫江畔的精品民宿集群与南河湿地的生态研学基地,已成为成都近郊旅游的热门打卡地,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接下来,邛崃市将持续不断探索幸福河湖建设经验,通过智慧河湖管理系统迭代升级,守护“一河碧水”生态本底;借力天府蓝网建设,激活“全域城市”滨水空间价值;最终,努力实现“治理一条河、激活一座城、幸福一域人”的蝶变效应,打造“推窗见绿、临水而居”的公园城市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