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千年文明:邛窑修复师与历史的对话

醉美邛崃 2025-04-11 10:06:40

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浪潮下,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邛崃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一群怀揣热忱的年轻人正开启与千年文物的对话之旅,让沉睡的邛窑焕发新生。黄淑安然,便是其中一员。

作为中国彩瓷发源地之一、四川古代最大的青瓷窑系,邛窑独特的魅力牵引着这位来自河南郑州的年轻人。2008年,怀揣对文物修复的热爱,黄淑安然远赴海外系统学习文物修复技艺。当了解到邛窑是最早的褐绿双彩复合材瓷器生产基地时,他渴望更真切触摸中华文明的密码。

2023年,黄淑安然来到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启了文物修复之旅。在他看来,这份工作不仅是精细的技术活,更是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黄淑安然

“现实来说这是份精细活,需要日复一日仔细与残片打交道。文化意义上,这是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把文物复原成它刚出窑的模样,才能让现代人清晰认知古代技艺。”

省油灯

省油灯作为邛窑标志性文物,以巧妙的节能设计展现蜀人智慧。黄淑安然清晰记得耗时6个月修复省油灯的经历:当时只做了考古修复填补,尚未达到展陈条件。

”真正看到省油灯残片时,才发现它是上下两层的夹层结构。蜀中夹瓷盏的工艺比想象中更复杂,修复起来确实费力,所以印象格外深刻。——黄淑安然”

11年的修复生涯让黄淑安然对邛窑文化有了更深理解。修复过程中,他常感叹古代匠人的智慧。

黄淑安然:“邛窑始烧于南北朝,作为西南最大窑口,与长沙窑等长江中下游窑口存在深度交流。这种跨地域、跨时空的技术交融,正是古人智慧的见证。”

“作为修复师很幸福,能近距离接触邛窑文化,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每次修复都是与千年前的对话,既自由又浪漫。”对于自己在邛崃从事的这份职业,黄淑安然颇为感叹。

在邛窑这片古老土地上,

还有许多像黄淑安然这样的年轻人。

他们用青春修复历史记忆,

让千年文物绽放新光彩。

这些历史守护者正以独特方式

续写与邛窑的不解之缘,

让千年古窑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