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专家“口出狂言”:中美若战,福建号航母一周内将“折戟沉沙”

槟榔聊社会趣事 2025-04-05 04:24:34

文:美好

说句实话,我敢肯定,一旦中澳打起来,澳大利亚活不过三天,原因很简单,你没有航母,古人说的好,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坏者是吾师。人家指出了弱点,我们要重视!毛主席也说,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

近期一位澳大利亚军事专家的言论引发了热议,他竟然表示福建号航母在中美战争中会在一周内沉没,成为美国海军的“靶子”。这到底是专家的无稽之谈,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军事逻辑?

福建号航母

彼得·莱顿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澳大利亚军事专家,近几日他对外发表了一番惊人言论,他表示如果中美之间爆发战争,那么我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福建号将会在一周之内沉没,成为美国海军的海上靶子。莱顿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对我国海军的航母战斗力并不看好,他认为福建号即便是服役了也不会成为战场上的一艘航母。

实际上,莱顿的观点源于西方国家对我国海军的一贯误解,他们总是认为我国海军不具备航母作战经验,即便是现在服役的山东号和福建号也不过是纸老虎,根本无法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抗衡。

莱顿的这个观点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他认为我国海军的第四艘航母如果真的采用核动力,那么将会大大增强其全球部署的能力,而这正是美国海军所忌惮的。

莱顿认为福建号的服役标志着我国海军完成了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的战略飞跃,但是他没有考虑到一点,如果中美开战,美国海军的航母能否活着返回港口并不是取决于它自身的防御能力,而是看对方的火力。

我国海军的航母战斗力不被西方专家看好,但是其配备的歼35隐身战机和空警600预警机可不是吃素的,在技术上甚至与美国的F35和E2C平起平坐。

莱顿所批评的福建号使用常规动力,这一点实在是有些站不住脚,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常规动力,所谓常规动力就是用燃煤或者燃油作为动力来源,而核动力则是用核反应堋产生热能进而发电。

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在于续航能力强,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部署,而常规动力航母则受制于油料补给,即便是中美开战,美国海军也不敢轻易深入东海,因为他们必须要考虑到补给的问题。福建号显然不是常规动力,它的电磁弹射系统在2024年5月1日进行海试的时候表现得非常优秀,这项技术甚至要优于美国海军的传统蒸汽弹射。

莱顿虽然对我国海军的航母战斗力不看好,但是他对电磁弹射技术却赞不绝口,他认为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舰载机的起飞效率,而且灵活性更强,能够兼容不同类型的舰载机,起飞歼35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毫无压力,就连空警600这样的预警机也难不倒它。

莱顿所说的福建号只配备50到60架舰载机,这个数量确实看起来有些少,但是我们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质量,我国海军这次出动的是歼35这样的隐身战斗机,美国的F35也不过如此,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舰载机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一个航母上部署太多的舰载机,那么必然会造成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反而影响整体的战斗力。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国海军显然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她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多域一体”作战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航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她并不是单独作战,而是要配合其他军种一起完成既定目标。

个人认为,莱顿的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也引发了我们对航母战斗力的深思。福建号并不是简单的常规动力航母,它的电磁弹射技术和舰载机的配置都让人耳目一新。在这个信息化战争时代,技术的对比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我觉得如果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相遇,中国的海军编队有鹰击21,作战半径达到了1500公里以上,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的作战半径最多只有800公里,到时候美国战斗群只有被挨打的份,到时美国的航空母舰估计只有半个小时的生命周期!

0 阅读:2

槟榔聊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