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5首唯美的中秋诗词,月满中秋,情满人间

幸福有味是清欢 2024-09-15 13:09:16

中秋节亦称仲秋节,是一个充满温情与诗意的节日。

中秋节既是团圆的象征,也是文化与情感的纽带,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月满中秋,情满人间。中秋之夜,赏月吟诗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雅事,文人墨客也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1】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白居易却因直言触怒权贵,被贬江州。中秋节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在湓亭望月,触景生情。

遥想往年的中秋之夜,与友人在长安城中的曲江杏园边,觥筹交错,举杯邀月,共度中秋佳节。

而今年的中秋之夜,自己却孤独地站在江州湓浦沙头水馆前,四周寂静荒僻,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

向西北方向眺望故乡,但是却不知道故乡在哪里,转而看向东南,那轮明月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圆缺更替。

秋风吹拂,无人能理解这凄凉的秋意,抬头望向明月,今晚的月光和往年一样清美。

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

这首诗用词直白、通俗易懂,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无限感慨。

【2】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之夜,月光如练,诗人独自登上高楼,极目远眺。

只见浩瀚无垠的淮海,在月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海面好似铺了一层细腻的银纱,海天一色,美不胜收。蚌也趁着明亮的月光,孕育着珍珠。

如果天上没有负责修理月亮的仙人,那么月宫中的桂树恐怕会肆意生长,最终撑破那轮皎洁的明月。

这首诗中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

“万道虹光育蚌珍”引用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蚌只在月圆之时孕育珍珠。

“修月户”引用“玉斧修月”的典故,传说月亮由七宝合成,月面凹凸不平,人间有八万两千户人家负责修理月面。

这首咏月诗,借用民间传说,既增添了中秋之月的神话的色彩,又使得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3】

中秋月·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之夜,月光洒满大地,似乎比往常更加皎洁明亮。特别明亮又如何呢,又有多少人知道,月亮经历了多少次的阴晴圆缺?

月亮的阴晴圆缺,是自然界的常态,都无需过分纠结,不如珍惜眼前这美好的时光。

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月亮,见证这美好的时刻。

月亮代表团圆和美满,这首词通过描绘月亮在中秋节时的明亮,以及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对世事变迁的淡然。

世事如月,有盈有亏,有起有落,唯有心怀淡然,方能笑对人生百态,拥抱每一个不完美的瞬间。

【4】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76年的中秋,苏轼想念苏辙,面对一轮明月,写下咏月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77年中秋节,苏轼与苏辙七年以来第一次同赏月华,不再是“千里共蝉娟”。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溢着清朗的寒气,银河流泻悄然无声,皎洁的月亮缓缓移动,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诗人感慨到,自己一生中所有的中秋之夜,不可能经常见到如此美好的明月,更不知道明年的今夜,又会在什么地方欣赏明月。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自古以来,中秋节便承载着“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愿望,那轮圆月,似乎总能触动人们心底的柔软。

【5】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一轮明月从海面上冉冉升起,相隔天涯的亲人,此时此刻也在共赏同一轮明月。多情的人都埋怨月夜太漫长,我也彻夜不眠,心里泛起无限的思念。

熄灭蜡烛,满屋的清辉令人怜爱;披衣走到屋外,发现夜深露水渐重。既然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在手心送给你,那就期望在梦中与你相见。

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诗中虽未提及中秋,但后人将它当作吟咏中秋的佳作,尤其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传诵千古。

《五七言今体诗钞》称此诗:“是五律中《离骚》。”

月圆人团圆,愿诸君在这个温馨的时刻,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安宁。

-end-

0 阅读:0

幸福有味是清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