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冷却的同行年轮

武桓社会趣事 2025-03-31 13:06:34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阴

我们这一生,会遇见许多人。有的人擦肩而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曾留下任何痕迹;有的虽短暂交集,却是刻骨铭心,念念不忘。这些让我们无法忘怀的人,就像一簇小小的炉火,不必时时靠近,却总能在这薄凉的尘世中,温暖着我们贫瘠而荒芜的灵魂,却足以抵御岁月漫长的冷,这份情谊渗透到我们生命的血液中,从此日思夜盼着重逢,如影随形。或许相逢的意义并不在于停留,而在于是否照亮过彼此的世界。

原以为世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可后来才明白,这世间有一种长情,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惺惺相惜,是羁绊在灵魂深处的默契懂得。时间会冲淡许多东西,但有一份直抵心灵深处的感情,经得起岁月的淘洗和磨灭。 初见你时的那份惊喜和温柔,却仍能在某个寂静的深夜里,感受到那份你一直相伴身边的安宁和踏实,成为你前行道路上,最大的支撑……

渐渐懂得:最深的怀念,不是日日凭栏远望,而是某个寻常时刻,突然浮现的会心一笑。在转角小巷中听到一首老歌时,在人潮听到某种熟悉的声音时,在看见某个相似的背影时,心里涌现诗词中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微小的瞬间,就像暗夜里的点点萤火,虽不明亮,却足以照亮你的内心,一个人安安静静想念着你、默默回忆曾经的过往,便已足够温暖一生。

有时会想,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究竟该如何丈量?是共同跋涉过的山川历程,还是手机上密密麻麻的通话记录?是里夜讨论疑难病例时茶杯上蒸腾的热气,还是西北沙漠里她递给我的一瓶矿泉水?记得在敦煌鸣沙山看骆驼载人前行时,她指着驼队说:"你看沙粒与沙粒隔着万里,却共同托起整片沙漠的重量。"那晚我们在沙漠上听乐队演奏、歌唱,舞台下面的我们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这与天边渐次亮起的星子遥遥辉映。

我们常在视频会议里共享同一片星空。她在会议上对某个学术问题侃侃而谈,我则认真听着,感觉受益匪浅。有时她会把会议的重点内容截屏了发给我,配文是"你上次问我的这种疾病治疗的标准方案,你可记住了!"她在广州进修时手写的笔记也曾拍给我叫我学习。我在北京进修学习的那两年,她常常鼓励我叫我多跟大咖们学习,多思考,于是我也把遇到的一些特殊病例向她请教,我们在专业领域常常交流,在医学的道路上我一直跟随着她前行。

上次在北京开会,看着她在国内的一个比较高的级别的学术讲座上给大家授课,她侃侃而谈,把理论知识结合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她是我工作上的定海神针,遇到难题后,她总是告诉我处理的方法,打开我的思路,让我受益匪浅。

如今我的手机相册总自动生成"回忆"视频。人工智能不懂为何戈壁滩的雅丹地貌会和杭州、恩施茶山的雾霭出现在同个合集,不明白学术会议ppt与东北铁锅炖为何能共享"珍贵时刻"标签。但我知道,在某个平行时空的地图上,北京地铁4号线与广州塔的光轨,正通过我们分享的云文档、微信聊天和同时哼起的一些老歌,悄然编织成发光的神经网络。

看到年轻医师向我提问时的神情,恍惚看见六年前初遇时的自己。那时她在诊室里用笔在纸上给我画图,帮我理解专业知识时,这让我一直难以忘怀。原来有些人的存在本身便是持续生长的年轮,纵使相隔经纬,那些共同培植的杏林始终在灵魂深处郁郁葱葱。当我在临床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翻阅一本书——这是她送我的礼物,书早已翻得有些陈旧了,但它始终照着我们在医学长河里各自扬帆的孤舟,让我们一直朝着心中共同的灯塔前行。

0 阅读:0

武桓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