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界“神仙眷侣”:台下恩爱夫妻,台上别样精彩!

奇妙的月 2025-04-01 03:41:12

在繁华的上海戏曲舞台上,沪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沪剧发展的长河中,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不仅在生活中携手相伴,书写了一段浪漫佳话,在沪剧艺术的传承之路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就是吕贤丽和李建华。

沪剧学馆结缘,开启艺术人生

1974 年,吕贤丽和李建华如同两颗怀揣梦想的种子,一同踏入了上海沪剧院学馆。彼时的他们,或许未曾料到,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在学馆的日子里,两人在同一屋檐下,一同聆听老师的教导,一同挥洒汗水练习基本功,一同感受沪剧艺术的独特魅力。相似的经历和对沪剧的热爱,让两颗心逐渐靠近。

1979 年,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两人顺利毕业,成为上海沪剧团的演员。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们很快在剧团中崭露头角,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生涯。在生活中,他们也水到渠成地结为夫妻,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家庭美满幸福,事业顺遂如意,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舞台默契频现,却鲜演夫妻

按常理来说,像吕贤丽和李建华这样夫妻档的沪剧演员,在舞台上应该是一对黄金搭档,为观众带来无数经典的夫妻形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两人同台演出的机会不少,但很少在舞台上搭档饰演夫妻。

吕贤丽作为沪剧“74 届学馆五朵金花”之一,自进入剧团以来,就表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她凭借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唱腔,获得了众多演出机会,经常与徐俊、孙徐春等当红小生搭档。在与这些优秀演员的合作过程中,吕贤丽不断汲取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李建华则以戏路宽广著称。他的唱腔多变,能够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进行调整,塑造出性格各异的角色形象。无论是正直善良的正面角色,还是狡猾奸诈的反面人物,李建华都能演绎得入木三分。由于他的角色形象多变,很难找到与之固定搭配的演员,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固定的舞台搭档。

投身非遗传承,守护沪剧根脉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曲面临着诸多挑战,沪剧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吕贤丽和李建华夫妇深知沪剧传承的重要性,毅然投身到非遗传承的事业中。

沪剧作为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2006 年,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近年来,由于观众群体老龄化、演出市场萎缩等原因,沪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沪剧,吕贤丽和李建华夫妇积极参与各类沪剧推广活动。他们走进学校,为学生们举办沪剧讲座,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沪剧的魅力;他们参加社区演出,为基层群众带来精彩的沪剧表演,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他们还通过网络平台,分享沪剧知识和表演视频,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

在传承沪剧的过程中,夫妇俩还注重对年轻演员的培养。他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传授给后辈,帮助他们提升演技。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不少年轻演员在沪剧舞台上崭露头角,为沪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守艺术初心,续写沪剧传奇

吕贤丽和李建华夫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沪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在生活中,他们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在舞台上,他们虽鲜以夫妻形象示人,但各自凭借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他们不辞辛劳,为沪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尽管沪剧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有像吕贤丽和李建华这样的艺术家坚守在一线,我们有理由相信,沪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将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沪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共同续写沪剧的传奇篇章 。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他们继续在沪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沪剧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0 阅读:0

奇妙的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