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儿子从“厌学抑郁”到“静心学习”,我总结了2个有效关键点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11-18 17:38:46

01

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很好,高中顺利进入省重点学校。

我和他爸以为重点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没想到高中就开始堕落了。

刚进班的时候,孩子成绩排在20多名,我激励孩子努力考到前十名。

下次月考,成绩退步到30多名,我把孩子批了一通:

肯定是你手机玩多了,这样下去,成绩肯定还要退步!

孩子回怼:

你不知道新班级高手如云,我已经很努力了,成绩下降我也很伤心,怎么就是玩手机的问题呢?

看他还在那嘴硬,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我一改过去宽松的教育理念,开始对他严格要求。

每天一下班,就检查他作业的进度;看到他分心学习,我会高声呵斥,让他专心。

我明显能感受到,自己对儿子的态度越来越不耐烦。

儿子也很委屈,说我对他全是要求和苛责,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感觉很压抑,每天上了一天课,回到家连玩会儿都不行。

我不为所动:“你不是说班里高手如云吗?不盯着你,你怎么追赶别人?”

可是,事情朝着我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儿子的笑容越来越少,整个人也变得消极低沉。

被我责骂,就一言不发,呆呆望着课本,我大声质问:“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讲话?”他也不出声。

直到有一天他割伤了自己,最后止不住血了,晚上12点多给我打电话,响了一声就挂了。

我觉得奇怪,去他卧室,他伸出胳膊,我又震惊又心疼,赶紧带他去医院缝针。

医生询问了几句,看着孩子一副了然的样子,叮嘱我孩子可能有一些抑郁的情绪,别给孩子太大压力,这样下去太危险。

我也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否则,还没等把儿子改造成功,他就要彻底抑郁了!

02

在疑惑和痛苦中,我开始寻找答案,看教育专家的视频、直播,也看教育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才意识到问题出在了哪里。

这十几年来,我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学习,忽视了心理养育。

自从我紧盯孩子学习后,我变得无比焦虑,看他哪哪都不顺眼,整天内耗,脑子里灾难化思维很多:

他不好好学习,将来可怎么办?

好不容易考进了重点高中,最后会不会连个大专都考不上!

怎么别人就能好好学,他对自己的学习就不上心呢!

殊不知长期在这种高压且严厉的教育环境下,儿子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孩子说自己吃饭、睡觉、学习各个方面都受到我的指指点点,家里没有可以缓冲的空间,之前还能跟爸爸倾诉委屈,但后来爸爸也站在我这边。

父母的恐吓可能会让孩子服从、听话,放下游戏去学习,但是内在会积压愤怒、恐惧、委屈等很多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可以被压抑,但是并不会消失,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再也压抑不住的时候,就会出现持久的对抗、逃跑或者木僵。

心理咨询师向我解释:这就是大脑长期处于神经系统一的工作状态所致。

小的时候,面对父母的恐吓、训斥,孩子会通过哭、闹表达自己的对抗;

再大一点了,会产生隐形对抗,做事拖拉、磨蹭;

进入青春期后,要么直接和父母对抗、争吵、打闹,要么关在房间、沉迷在游戏里,逃离父母,逃离学校,要么攻击自己,自伤、自残甚至自杀。

这都是孩子长期没有安全感,大脑长期处在神经系统一的状态所致。

那该怎么做,才能把孩子从抑郁的状态中慢慢拉出来?

03

1、改变沟通方式,接纳负面情绪,不要再跟孩子撕扯,允许孩子“摆烂”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对父母来说是想改变和控制孩子而不能,对孩子来说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学习而不能。

很多时候,我焦虑的源头就是因为孩子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了解了自己情绪的来源后,当我面对孩子的行为焦虑时,慢慢地练习,让自己觉察一下:

我现在有情绪,这是我自己的情绪,我不可以把它释放给孩子,但是我也不评判责怪自己的情绪。

我要做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把它们释放出来,我会找朋友说一说,写一写情绪日记,去运动,或者做一些让自己轻松愉悦的事情放松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

当我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后,就变得越来越稳定,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能力也就越强。我也就成了孩子释放负面情绪的主通道。

孩子前段时间每天在家学一个小时,剩余时间都在玩,要么和同学出去玩,要么在家打游戏。

我担心他学习,在阳台上坐了会儿,他出来叫我,听到我声音不对,说“妈妈你怎么了”,我说“没啥,心里难受”。

他说“是因为我没上学吗?你有什么说出来,不然我们都会以为自己做的不好,大家都不高兴。”

我想起来老师说的,情绪会传染,真实表达自身的情绪并不会将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而故意压抑着自身的焦虑情绪,没办法缓解,硬撑着跟孩子相处,孩子很敏感,是能够感受到焦虑的。

我如实说:我希望你多学点,希望你能早日回到学校,但这是我的焦虑,你能做多少我都理解,接纳,我相信这是当下你能做的最好的自己。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也真的做到了,接纳孩子的现状。

我不再提上学的事儿,每天只是关心他,跟他聊天,听他讲自己在手机上看到的新闻、趣事、糟心事......

渐渐的,儿子的情绪变得稳定,不再是郁郁寡欢,他开始有了动力,走出家门,还会主动帮我拿快递。

我真的深切体会到,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不带任何条件的爱与包容时,他一定能够感受到,并且也会慢慢去调整自己,最后发生改变。

2、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给孩子建立价值感

儿子从小在学业上的优异表现让他习惯了被赞美和认可,这种环境塑造了他内心深处的信念:成绩好我才是好的,成绩好爸妈才爱我。

然而,当他进入高中,学业难度陡然增加,面对成绩的波动,这种信念开始受到挑战。

同时在家里,学习也是中心话题,成绩是彷佛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让儿子逐渐将自我价值与学业成绩紧密绑定。

所以儿子沉迷手机和游戏不仅仅是对学业的放弃,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当成绩不再是他的强项时,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在面对日常的简单任务时,也会因为缺乏信心而选择放弃。

这种心态逐渐演变成“习得性无助”,孩子开始相信自己的努力无法改变现状,生活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希望。

为了帮助儿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疏解情绪,我利用空余时间,坚持听课,尽可能的掌握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寻求专业的帮助。

我根据老师的建议,跳出成绩的框架,在生活中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并给予及时的正面反馈。

比如,儿子虽然学习动力不足,也有请假的情况,但一直在坚持去学校,早上不管多么难起床,都努力爬起来了。

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也是他努力的结果,就赶紧鼓励:

妈妈知道你早上特别困,但还是努力调整状态,坚持去学校了,真的不容易的,上学现在比大人上班还累!

通过这些具体的表扬,孩子会逐渐认识到,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而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我的努力和引导下,儿子慢慢摆脱了过去的消极影响。

他发现,过去那个吹毛求疵,眼里不容沙子的妈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愿意包容他的小错误,小毛病,并用心倾听他心声的开明妈妈。

看着儿子从消极抑郁到精心学习,我想跟所有家长说:

身为家长,我们越能俯下身来看见孩子,认可孩子,帮助孩子切切实实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自主责任意识,才能让孩子在积极的情绪里,逐步改进,越来越好。

0 阅读:2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