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的黄女士是当地一家广告公司的高管,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她每年的业绩都名列前茅,收入也水涨船高。随着积蓄的增加,黄女士决定换一辆新车,以更好地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考虑到工作中经常需要接待广告大客户,以及维护一些重要客户的关系,黄女士将目光锁定在了一辆白色的大型奔驰越野车上。经过多方比较和慎重考虑,她最终在一家4S店选定了一辆价值124万元的豪华奔驰越野车,并迅速办妥了购车手续和缴费。
由于黄女士工作繁忙,时间紧迫,她急需使用新车。因此,在4S店尚未完成赠送的贴膜服务时,她便将车提走了。新车开了一个月左右,黄女士发现车子在行驶过程中偶尔会发出异响。她将这一情况告知了4S店,并计划趁出差的机会将车送回店里贴膜,同时让工作人员检查异响问题。
出差结束后,黄女士发现4S店迟迟没有联系她。心生疑虑的她决定趁外出办事的机会顺路去4S店看看。她满怀期待地想着,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车膜应该已经贴好,异响问题也应该解决了,终于可以把爱车开回家了。
然而,一进4S店,黄女士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她的新车发动机被拆卸下来,放在一旁,车轮也被卸掉了。黄女士震惊不已,愤怒地质问工作人员:“你们凭什么擅自拆我的新车发动机?”
工作人员解释道,根据黄女士描述的异响问题,他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发动机存在漏油情况,因此决定拆卸发动机进行进一步检查。他们还强调,这是为了对黄女士负责,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性能。
黄女士对此感到无比愤怒和无奈。她质问工作人员:“为什么在拆卸发动机之前不提前告知我?难道把钥匙交给你们就等于默认授权你们随意拆卸车辆吗?”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她更加无语:“您把钥匙交给我们时,就已经默认授权了。”
面对这样的解释,黄女士深感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她当即决定要求4S店退车,不再进行任何协商。她认为,4S店在未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拆卸新车发动机,不仅侵犯了她的知情权,还可能对车辆的价值和性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黄女士的经历让人深思。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购买高价商品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质量,还要注意商家的服务态度和诚信度。4S店作为专业服务机构,理应在维修或检查车辆前与车主充分沟通,尊重车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黄女士的坚持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更是为了提醒所有消费者,在面对不公时,要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