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虽不主张主动攻击类似以德服人,但毕竟是群雄并起的年代还是要有些自保手段,于是千百年来在军事技术,手工技术和机关术上留下了璀璨的传说。沧海桑田转眼到三国时代,诸葛武侯和爱人黄月英再次开启了工巧装置的新篇章,近代人类从工业革命直至科技爆炸,传承的依然是古人的智慧与创新精神,毕竟只有不断的探索才会有如今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百花齐放的时刻。
有人说中国的工业及科技产业是厚积薄发,但我更相信是一种传承的开启,先贤们留下文明的火种,今时月色依旧,但我们已涉足月宫。因此,当新能源大时代开启时燃油车的确感觉到了大势来临,虽短期不会动摇根本,但无可否认蛋糕下刀之处正逐年减少,且这只是个开始,欣欣向荣的新能源市场也在经历内卷,因为科技大佬们也开始下场了。
正如小米下场后蔚小理处于冷暖自知,都想打造自己的生态,但要真正想玩通也许需要站到更高的点上,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合作双赢也算是一种捷径。于是华为入局了百度也入局了,虽都未直接亲自下场但产品的确是铺设起来了,相对于遥遥领先等依靠话题流量得到更多的关注度,百度则更低调一些与吉利合作结果如何还得看消费者对极越的接受程度。
基于此大环境下,笔者有幸与极越01相处数日,以期能建立下对于这个品牌车型体系的认知,以及分享得到一些答案。首先笔者是个身高超过1.9米体重达到250斤的怪兽型体格,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老嫂子性格,硬汉也说不上总结就是佛系有些许激情的中年男性,摸过不少车喜爱燃油品类,新能源属于不抵触。
不抵触的好处是,驾驶方式的改变能快速接受,遇到不理解的设计时会研究存在合理性。但我可能是小窥天下英雄了,钥匙上空空如也一个能按的键位也没有,是我第一眼的印象,对了还有一张卡可以被认作副钥匙。熟知的开关锁键位、后尾箱开启键位和呼叫寻车键都失踪了,独留下一个流线型紫色物体,更像是一个可以盘玩的手把件。对了,最先这样设计的是来自美国的新能源品牌特斯拉。
当然,这也是给杠精第一个可抬杠的地方,会有人认为这有点反人类,机械键位没有很不适应。即便接近后感应钥匙自动解锁同步启动车辆,以及下车离开后自动感应关闭落锁科技感是足够了,但安全性上是否增加偷盗风险以及感应是否会偶尔失灵,这依然是吃瓜群众们比较关心的。而我,简单的较劲了几个小时,数百次接近和离开结果并未出现卡顿或无法解锁的情况,虽然那张副卡可以替补在无法解锁时可把车刷开,但我觉得它或许会和特斯拉钥匙卡一样在某个地方吃灰。
智慧一词最早可考于墨子·尚贤中,在佛教中称为般若,简单点说就是拥有发明创造和认知事物的能力。之所以提到智慧是因为这词组频繁出现于各家车企新能源车上,智慧出行、智慧大屏、智慧驾驶、智慧系统等,目的很明确让消费者感受到科技建立高大上的人设。
然而,事实上现阶段量产车智能化整体水平并不能达到我们心中的智能效果。所谓人工智能也只是大数据之下海量运算支撑下的对答,但也足以实现一些简单的语音操控了,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我眼中的智能真正的样子是它会主动了解我的需求,记录我的驾驶和使用习惯,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场景提供不同的方案,甚至主动去体会我的感受。
极越01是一款主打智能的中大型纯电SUV,底蕴是吉利汽车几十年造车研发经验,科技背书则是百度。两相结合之下车并非人云亦云的玩票,本次的试驾体验我想换一种方式呈现,以一个燃油车老炮儿的习惯来感受这款新车。
先聊聊长相:拿外观来说红中透着点橘结合内部的闪光颗粒感这种漆面就不便宜,轮毂配合紫色卡钳妖异神秘感营造到位,四门上都有触控按钮点击即可自动开启车门且会有小角度开合方便进一步手动拉开车门,比所谓的隐藏门把手更有创意,且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当车门开合后如雷达侦测到有障碍或运行中接近的车辆或物体,车门会自动锁止待隐患解除后才可松开限制,据统计全车有8种开启车门方式等待车主探索。
这是极越01给我输出的第一个智能印象,随后多角度可调节的尾翼是它带来的实体惊喜,毕竟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空气动力学这些的设计都只是概念而已,自己并不能直接了解到实际效果,尤其还是纯电车型,电机爆发后转换出的强效动能,那么尾翼更多的存在价值是美观。当然也支持进阶玩家角度可调,角度的不同在一些特殊道路如赛道内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这款车后尾箱上部还有两个镂空的外沿设计,熟悉路特斯的人会感到熟悉,没错空气动力学下压力是它产生的。
外观是一款车的门面,我个人感观上这款车前脸有些珠圆玉润的动态感觉。这里有个隐藏玩法,我觉得这车的感光度挺高的,如果贴个改色膜那一定会有不同的效果。灯的亮点很明显,大灯科幻感拉满,这里还真不是盲吹,名为AI像素大灯点亮后矩阵效果层次感到位,且后尾部贯穿灯带有类似毛笔的回锋感,并且与尾翼绝对的协同感很抓眼球。
如果有改进的建议,那么一定是前后包围下的塑料件,以及车内部分塑料件,结合网友看法以及我个人感觉可能短期内还是挺拉风美观的,但风吹雨淋长期下外部塑料件如果变色或老化因为部件占比较大可能会影响整体感观,同时车内部也是建议增加软包,毕竟燃油时代塑料感这个词组可并不是褒义词。
有一点熟悉感或许是因为吉利参与,我能感觉到极氪的影子,并不是抄袭是那种战斗风格有点像,且有青出于蓝的感觉因为线条更流畅不会有特别的锋锐感。此前提到轮毂,配色很酷21寸很大优势明显,但经过多日驾驶感受,轮毂部分由于棱角相对突出,因此车友们在侧方停车时需要注意与路边距离要相信屏幕上的停车影像,不要像开越野车AT轮胎一样硬卡以防刮蹭轮毂。
其实开门的多样玩法远没有进入驾驶舱后来的有趣,以常年开燃油车没怎么接触过新能源车的认知,懵圈是一定的。留下满脸疑问我的档位呢?一键启动呢?转向灯和雨刷器在哪操作?我是不是开了个假车?不过里头的得房率到是很高,俗话说失去的会以其他方式补回来,本身就有4853×1990×1611mm的长宽高尺寸,加上3000mm的长轴,通过极简设计这款车空间肯定放心。
古人追求大道至简崇尚化繁为简,在千百年间无论是文字还是物品,都在向贵精不在多这一方向延伸。主打一个巧字,这种精神似乎被极越01继承了,科技大屏不在只是娱乐至上,更肩负着换挡、反光镜角度调解甚至自动驾驶等诸多操控,通过耳熟能详的你好SIMO或你好小度,将强大的智能算法唤醒,剩下的就是信任的升温,毕竟开启PPA也是需要勇气的。
聊聊车内部:这种驾驶舱布局,恐怕初识真的有点不好接受。中央扶手台是悬浮式设计并不与中控相连,效果满足了我儿时梦想,宇宙飞船战舰座舱感?谁知道呢每个人心中的幻想都不尽相同。主副驾共享又可分别操纵中央大屏,这个一体连屏足有35.6英寸可以理解成仪表盘+中控屏+副驾驶娱乐屏,三种功能都能完美呈现在屏幕上,又是一次省烦从简的点睛之笔。也可以理解成屏幕这次绝对是核心操控区,9成的操作都来自这里,有高通骁龙8295芯片加持,达到508TOPS的算力。
夸张的并不止上述这些,类似F1赛车的偏方形半幅方向盘第一次上手恐怕也需要适应下。我们早已习惯了一成不变,太阳照常升起,两点一线奔波于工作与家庭之间,井然有序却又缺少了一些激情。
极越01从方向盘开始改变一些我们固有的思维,为此我特别去了京郊的妙峰山感受大小弯道与这款方向盘操控的融合度,真实感受是一开始遇到小弯握紧后方向打半圈相对流畅,在弯道逐渐拉大后,尤其突然的盘山大弯或回弯超打方向需要超过半圈会迫使你有点手忙脚乱,原因是圆形与方形切换衔接需要磨合,一旦习惯后那么心情会顿时豪迈,握紧后驾驶赛车的感觉会涌上心头,算是给自己制造的小情趣。
聊到方向盘此前的谜题揭晓,转向和雨刷控制器并非不见了,而是融合到了方向盘上。虽然在屏幕上设置对应的转向功能后,当车辆拐弯时转向灯会自动闪亮,但终究有需要手动开启的时候,此时请放弃固有的习惯,方向盘上左侧按键分别代表左转和右转向灯,同时
对于驾驶习惯,最大的不适应应该是换挡和手刹这类键位的缺失。或许叫缺失并不稳妥,应该说是机械向智能全面倾斜转化。在一体成型的屏幕左侧部分,也就是可默认为仪表部分,当驾驶员进入车内后,点击屏幕会优先出现换挡界面,通过上下滑动来切换D行进档和R倒档,边上则是拥有同步手刹作用的P档点击即可。
我很喜欢这个操作发生方式,并反感一些车企既当又立,你看这车多彻底,既然选择了全面智能化那就一步到位。极越01的座舱和操作感观似乎一直就在输出一个观念,未来智能科技时代已来,取消各种没必要的物理键位全部交给智能操作或语音智能运算,下一步的目标非常明确,彻底解放双手你完全没必要在参与驾驶了,因此在去看悬浮式扶手和中控屏幕就不在违和,甚至包裹式的座舱会有球幕影院的即视感,当然现阶段手还是不能离开方向盘的。
过度重视科技也会产生质疑的声音,如没有机械按键断电后怎么逃生呢,纯电配上高度科技化操作会不会少了安全感。实际上门下部储物格位置内都有对应的断电后物理开门功能区,提拉方式很好操作至少比某进口纯电SUV后排鸥翼门物理开启轻松很多。智驾是这款车的亮点之一因此从驾驶辅助到主动被动安全都标配到位,至于是否禁得起碰撞以及故障率,这款新车还得通过1年时间各界驾驶反馈后才能衡量。以矬子里拔大个可以发现个争议点那就是语音唤醒,部分网友反馈语音唤醒在车外有时会感应不到,这也是各位车圈大V们对于智能车时常提到的测试点位,车外我出现过1次反应不及时,但在车内我个人一周时间没遇到失误情况。
驾驶:浩瀚架构给了这款车竞速层面绝对自信 ,底盘驾驶感受路面反馈不是很激进,在一些突然需要变线和静止时却又相对灵巧。一个电动车吹破大天也无法像内燃机车一样有所谓的极致操控体现,更多的是在电机加持下不停增加踏板下压力来冲刺。那么,可玩点在哪呢,没错在智驾上。首先要说声抱歉,现阶段全网都在吹智驾,以智己、小鹏和特斯拉等为首的车企产品都在强调自己功能如何强大,但我个人感觉似乎卷到一定程度终究短期内还无法解放双手。
聊聊智能驾驶PPA:拿极越01来说,PPA绝对是第一梯队顶部的一小撮,百度的地图和大数据背书,智能兼容性也足以达标。在开启后面对部分高速路段以及一线等大城市的部分路段,足以做到如鱼得水,至少转了几趟北京的京承高速、京藏高速、京哈高速、京新高速以及市内的六至二环,凡是PPA允许介入的路面我都积极主动开启了。从拿车一开始的胆怯心惊肉跳,到后面的相对放松大概经历了2天,直观感受对于现阶段智驾系统的不信任短期内依然束缚这我们的内心,尤其一些网上新闻让我们看到很多车智慧和智障只在一念之间。
PPA开启后需要干什么呢,首先车辆会进入近乎自动驾驶模式。你可以看到屏幕上周围车辆行人3D建模非常完善,并且我们的车辆会显示不停的有类似声波或广播以雷达形式散播收回,此时依靠的是车外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加持。只需双手放在方向盘,脚部备在刹车上即可。
你要问驾驶过程安全如何保障,是否可以解开安全带、是否能看手机等明却告诉你是想P吃,设定中不系安全带车都开不走,开车过程中低头或看手机会有分心提醒,尤其PPA开启时低头看手机手离开方向盘都会有声音+震动双层提醒,避免分心。
可玩性也在PPA上,看似解放驾驶员实际上真的挺享受的也挺惊心动魄的。当你看到前车自动刹车,左右侧突然有车变线卡位时,前车加速时等需要掉头时等你能想到的驾驶场景车辆都能预判到。但前车突然加速后快速响应产生推背感以及自动刹车时的顿挫感现阶段还无法屏蔽可能会稍有不适感,不过在设置中PPA选项实际支持舒适适配。
由于现阶段这类自动驾驶是基于地图+导航+实时雷达为主来支持,因此多数情况下车会保持固定车道且保持居中,极少变道或许也是安全驾驶的一种保障,同时安全为主并不能达到想象中小幅微调躲避坑洼路面的实力。同时,有个可玩的点是基于这款车强大的语音唤醒功能,在PPA时呼叫小度提出变道需求,如你好小度向左侧并道,它也会快速响应并在侦测左侧1和2车道充分满足变道需求后,自动开启转向灯语音提醒并快速切换车道。
对于副驾驶来说,在驾驶过程中虽然共享一个大屏却可以相对独立。可以将大屏分成三等分,左侧为仪表区中间为主功能区右侧为副驾娱乐区。不过感觉没有特别值得夸赞出彩的地方,原因是大屏已经被自主新能源们玩出花了,不管多么标新立异也能找到一些共通之处,此外后排座椅前也配备了操作界面与全车科技风格更协同一些。
因此右侧可独立控制空调,座椅调节和娱乐影音实现起来并不难,难的是算力是否跟的上,是否节能且布局合理,这点上这款车做的不错但就功能上来说,希望能在后续OTA中更开源一些,毕竟隔壁特斯拉、小鹏等都是拿这些优势说事的。还有就是音响和隔音效果并不是很惊艳也没有什么缺点,这点与奇瑞造车很像,一群理工男掌握造车至诚之道情商未必在线,但主打一个全面平衡未必是最舒适的但科技绝研发对不会让人失望。
既然PPA很强大,那么就势必会忽视一些亲自驾驶时的感受。我直观感觉是这款车空间利用率很高,或许极简风设计的好处就在这里,省出来的都可以留给空间。还有点好处是坐姿包裹性还可以不是过分的挤压感,我本身属于大体重人群更需要的是座椅的支撑而不是包裹,这点我很满意,对了在头枕部分还竟然内置音响播放一些语音提醒会更身临其境一些。
聊聊感受:视角上虽然是款SUV但给我感觉与轿车的广角视野相类似,这样会很舒服。后视镜并没有使用时下所谓高端的电子显示,坚持常规样式设计团队是用心了。我一直强调的适应性实际是分级的,大多数都能快速上手,但如果是电子的后视镜弄不好真的容易产生焦虑,譬如当你想看到左右侧一条以上的车道时就会纠结,同时视角可能不是特别宽广,对于新手会降低变道的勇气。
这里也有趣味玩法,首先门上的常规物理键位只剩下开关窗和开门键,但车内中控也可同步可视化滑动开启四门和尾箱等。虽然后视镜调节等键位优化到了中控屏内,但可以语音唤醒小度调节后视镜角度,这些开盲盒一样的探索体验的确很不错。当然,语音唤醒和控制远不止这些,驾驶员通过磨合逐步可以解锁更多小确幸。
文归正传,这款车也有我驾驶数日后依然不适的地方。当然只是我个人感觉,因为块大怕热我特别喜欢把空调开的低一点,这款车驾驶的几天赶上北京晴空万里,每日都在30°室外温度且暴晒。我感觉空调开启后并不是特别凉爽,可能是空调出风口设计的过窄和出风角度有关,需要在中控上空调功能内好好调节适配下。同时在副驾坐着休息时,可能是身材高大感觉来自前风挡玻璃和头上部透进来的热量很高,后续需要贴个强化防晒膜应该会有明显改观。
对于驾驶感受上,自己操作肯定与PPA大不相同。这款车电机反应相对灵敏加速触达很快,刹车反应我很满意不会推头,这卡钳看来不止是摆设紫色诱惑也让人放心。除了顶配是前后双电机电四驱外入门和长续航版均为后置单电机,全系标配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好处明显操控达标可圈可点。
续航部分这款车打折的也不是很厉害保守看至少不会低于7折,以充满为例把空调开大加上大灯等感觉长续航版本也够用,并不会频频出现里程焦虑尤其是市区通勤足够。远程或旅行的话,找到支持快充的共享站点会爽一些,快充补的很快,慢充的话也基本不会落后同行业水平。但是入门版本,从网上收集信息看,家用也足够了至少能保个350公里以上的续航,就是家用充电输出功率慢充的周期相对长,但磷酸铁锂电池部分网友会更偏爱一些觉得稳定。
有人会说你这多少有点矫情,车一般都是解锁进去开起来了就走哪来的那么多感受。我想说的是因为我对网友负责我得真实模拟感受,我们所谓游刃有余的驾车老司机也是通过时间磨合积累下来的经验,但现阶段依然是新手司机居多且车的内卷进化过快,老司机有一套自己的人车合一理论也未必听得进去我的这些分享。本期就到这里,笔者先闪了让我们有缘在下期再见。